下薩克森行政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薩克森行政圈(德語:Niedersächsischer Reichskreis)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帝國行政圈。它覆蓋了中世紀薩克森公國的大部分領土(威斯特伐利亞除外),最初被稱為薩克森行政圈(德語:Sächsischer Kreis),後來通過更具體的名稱與上薩克森行政圈區分開來。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2年8月12日) |

這個行政圈的一個不同尋常的方面是,在不同的時期,丹麥(霍爾斯坦)、英國(漢諾威)和瑞典(不萊梅)的國王都通過加入行政圈來參與帝國的政治。
來源
下薩克森行政圈的第一個計劃起源於1438年的德意志國王阿爾貝二世。帝國的薩克森行政圈於1500年正式創建,但在1512年分為上薩克森行政圈和下薩克森行政圈。分部直到1522年才被編入法典,隔了一段時間才完全由朝廷執行。此外上薩克森行政圈、下薩克森行政圈或尼德蘭的第一次提及發生在很久以後。下薩克森(Niedersachsen)一詞僅在1548年才首次使用。
領土
下薩克森圈包括當前下薩克森州的最東部、薩克森-安哈特州的最北部(不包括阿爾特馬克)、梅克倫堡、霍爾斯坦(不包括迪特馬爾申)、漢堡、不萊梅,以及布蘭登堡和圖林根州的小區域.除了像哈雷和尤特博格這樣的小飛地外,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連續的領土。諾德豪森和米爾豪森也是行政圈連續部分之外的區域。圈內是韋爾登親王主教區,自1502年起與不萊梅大主教區聯合。紹姆堡伯國和施皮格爾貝格伯國也是個人聯合的一部分,但它們不屬於下薩克森行政圈。
到神聖羅馬帝國垮台時,這個行政圈有2,120,00名居民和1,240平方英里的面積。在宗教方面,幾乎所有公民都是新教徒。例外的是部分天主教的希爾德斯海姆主教區。
結構
行政圈的很大一部分是由韋爾夫家族統治的領土組成的。隨著新教改革,新改建的馬格德堡大主教區從1513年開始由霍亨索倫家族布蘭登堡家族的行政人員統治。此外1648年,哈爾伯施塔特主教區被授予布蘭登堡侯爵。不萊梅大主教區在宗教改革後由丹麥人和瑞典人統治,1715年後由韋爾夫家族統治。通過奧爾登堡公國,丹麥國王成為了皇室的親子。
普魯士、瑞典和大不列顛的國王也因為他們在帝國行政圈裡的財產而成為了帝國的親王。在整個帝國中,下薩克森行政圈被外國國王統治最多。儘管如此,韋爾夫家族在下薩克森行政圈中的強勢地位阻止了梅克倫堡公爵和丹麥國王的完全統治。
該行政圈由以下諸邦組成:
名稱 | 政治實體類型 | 注釋 |
---|---|---|
![]() |
公國 | 不萊梅大主教區於787年由查理大帝設立,1648年世俗化為瑞典的封地,1715年割讓予大不列顛;在帝國議會中擁有第12號席位。 |
![]() |
帝國自由城市 | 自1186年起為萊茵城市聯盟第8城。 |
![]() |
公國 | 自1494年為不倫瑞克-呂訥堡的分支,1705年與策勒統一成為漢諾威選侯國;在帝國議會中擁有第34席。 |
![]() |
公國 | 自1269年至1705年為不倫瑞克-呂訥堡的分支;帝國議會第32席。 |
![]() |
公國 | 自1291年至1596年為不倫瑞克-呂訥堡的分支;帝國議會第36席。 |
![]() |
公國 | 自1269年為不倫瑞克-呂訥堡分支,包括布蘭肯堡伯國;拿破崙之後成為不倫瑞克公國,帝國議會第38席。 |
![]() |
采邑女修道院領地 | 852年由薩克森公爵魯道夫設立,919年獲亨利一世確認帝國直屬地位;曾受不倫瑞克-沃爾芬比特爾挑戰,為萊茵教會等級第18席。 |
![]() |
帝國自由城市 | 自1290年起。 |
![]() |
采邑主教區 | 804年由查理大帝設立,1648年世俗化為哈爾伯施塔特親王領地,由布蘭登堡侯國持有。 |
![]() |
帝國自由城市 | 自1189年起為萊茵城市聯盟第9城。 |
![]() |
采邑主教區 | 815年由虔誠者路易設立;帝國議會第27席。 |
![]() |
公國 | 1474年設立,由丹麥奧爾登堡王朝統治,1648年起設格呂克施塔特為居所。 |
![]() |
公國 | 自1544年至1773年為霍爾斯坦的分支。 |
![]() |
采邑主教區 | 1160年由獅子亨利建立;帝國議會第49席。 |
![]() |
帝國自由城市 | 自1226年起為萊茵城市聯盟第3城。 |
![]() |
采邑總主教區 公國 |
955年由奧托一世設為馬格德堡總主教區,1680年世俗化,由布蘭登堡掌控。 |
![]() |
公國 | 1352年設立。 |
![]() |
公國 | 1520–1552年與1621–1695年為梅克倫堡-什未林的分支。 |
![]() |
公國 | 自1701年起為梅克倫堡-什未林的分支。 |
![]() |
帝國自由城市 | 自1251年起。 |
![]() |
帝國自由城市 | 自1220年起。 |
![]() |
伯國 | 1650年設立,1734年起由丹麥奧爾登堡王朝持有。 |
采邑主教區 | 1154年由獅子亨利建立,1648年世俗化為拉策堡親王領地,後由梅克倫堡公爵與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公爵持有。 | |
![]() |
伯國 | 約1160年設立,1368年併入布蘭肯堡,1599年起由不倫瑞克-沃爾芬比特爾公爵持有。 |
![]() |
公國 | 1296年設立,1689年歸屬不倫瑞克-卡倫貝格公爵;帝國議會第66席。 |
![]() |
采邑主教區 | 1154年由獅子亨利設立,1239年起駐於比措,1648年世俗化為親王領地,由梅克倫堡-什未林公爵持有。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