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與非門 (樂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與非門,中國大陸電子樂隊,最早成立於1997年,2000年成型,核心成員為蔣凡(主唱)、三少(填詞、旋律)和阿慶(製作、編曲)。
歷程
1997年,阿慶與幾個朋友組成了「與非門」樂隊,組隊過程中人員多有變動,三少也曾是樂隊中的一員。蔣凡1998年與兩人認識。2000年,阿慶與三少決定重組樂隊,並邀蔣凡任主唱,大眾所了解的「與非門」至此成型[1]。2001年,與非門自資發行第一張EP《做愛做的事》[2]。
2002年,與非門DIY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01》,01在二進制里代表「1」。與非門在專輯中嘗試把人聲與電子音樂相結合,有樂評稱其與一般認知下的「迷幻的」電子音樂區隔明顯,風格上更輕快俏皮而悅耳;同時又認為主唱蔣凡的聲音純淨而慵懶,帶有一種「現代人會很有同感的脆弱」[3]。在同年舉行的長城電子音樂節上,昆汀·塔倫蒂諾看了與非門的表演後甚為喜歡,與樂隊成員會面,又稱與非門為中國的「Everything But The Girl」[4]。
2003年,樂隊與幾何文化簽約,隨後發行了第二張專輯《10樂園》,10在二進制里代表「2」,「樂園」則源自專輯同名主打歌,代表「成年人的童真」這一貫穿整張專輯的精神內涵[5]。與非門在這張專輯中與多位國外音樂人合作,在延續一貫電子風格的基礎上融入多元的民謠、浩室、嘻哈等元素[6]。專輯在多項流行榜及年終音樂評選中表現出色,同時為他們帶來了海外發展的可能性。2004年,與非門與香港環球唱片簽約,環球負責其唱片的海外推廣和發行[7]。同年,與非門先後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法國和日本等地演出[8]。
2005年1月,與非門推出了第三張專輯《11》,11在二進制里代表「3」。與非門將專輯作為過去一年樂隊在不同地方遊歷的經歷的總結,廣泛吸收如中國江南小調和馬來西亞民謠等地的民間音樂元素,以回歸和復古作為專輯基調,同時運用電子元素更加靈活,甚至不自覺地跨越電子的範疇,情緒也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於憂鬱迷離的都市情感;製作班底上則延續《10樂園》的國際化色彩[9][10]。9月30日,樂隊在廣州珠江電影製片廠內舉辦「2005南方MTV炫風演唱會」的拉票音樂會,這也是與非門的首次個人專場演出[11]。10月,樂隊推出了新曲+精選《A邏輯》,「A」代表廣受歡迎的作品,而「與非門」本來就是一個邏輯電路術語,因此組合起來也就是「與非門音樂中廣受歡迎的作品」[12]。
此後的與非門開始流露出北上發展的意圖,2007年8月1日,與非門在北京的首場公開演唱會「晶城樂園演唱會」舉行,崔健、汪峰等音樂人均到場觀看。2008年3月,樂隊宣布已與北京的中天門文化傳媒簽約,同時表示這不意味著樂隊要離開廣州,未來會兩邊兼顧。[13]2009年12月,樂隊推出了第五張專輯《是與非》,初次使用雙CD編制,其中《是》嘗試追求喧譁電音的動感與寧靜人聲的舒緩相融合的意境;《非》則由其他歌手翻唱重新編曲的與非門作品,並以琵琶獨奏將其串聯[14]。
《是與非》發行後,蔣凡開始感到音樂上的瓶頸,想要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和音樂風格,因此決定暫時離開樂隊,轉而投身「三藏梵音」項目;而這一階段的阿慶與三少並沒有選擇更換主唱,而是開始以「與非門+」的方式與朱婧汐等不同音樂人合作演出與非門的作品,希望充分探索音樂上的可能性[15][16]。
2020年7月18日,與非門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與非門樂隊二十周年音樂會」,這是蔣凡與樂隊時隔十年的重聚。音樂會以三少提出的「明日起舞,人人尋找與非門」為主題,該概念源於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一語。音樂會從當年年初開始籌備,在5月,三少在體檢中查出患癌,樂隊成員決定儘快舉辦音樂會。音樂會當晚,化療期間的三少參與了全場表演,並首次演唱了其創作多年但未曾發表的歌曲《大家好》,寓意「大家都要好」[17],其情景使不少觀眾流淚。2021年7月24日,與非門官微發布訃告,「三少」劉曉宇因癌症去世,享年49歲。[18][15][19]
2023年3月,主唱蔣凡被證實因病離世,與非門官方微博發文悼念稱「蔣凡托我們告訴朋友們,她這次出門遠行,去了一個安靜的國度。」[20][21]
音樂作品
Remove ads
獎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