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丘禾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丘禾嘉(16世紀?—1632年),明朝官員,貴州新添衛(今貴州貴定)人。

生平

早年

萬曆四十年(1612年)鄉試中舉,喜好談論軍事。天啟年間,安邦彥反明,丘禾嘉捐資製造兵器,協助擒獲安邦彥的黨羽何中蔚。後來他被選為祁門縣教諭,因貴州巡撫蔡復一上奏請求,調任翰林待詔,在蔡復一的軍中參與軍事謀劃。崇禎元年(1628年),有人推薦丘禾嘉通曉軍事,朝廷命他條奏軍事策略。崇禎帝授任他兵部職方司主事。

收復永平四城

崇禎三年(1630年)正月,薊遼總督梁廷棟入朝主持中樞,對馬世龍不聽從調度心懷不滿,便命丘禾嘉擔任馬世龍軍隊的監紀官。當時永平(今河北盧龍縣)四座城池被後金軍攻克,孫承宗駐守山海關,消息斷絕。薊遼總督張鳳翼尚未到任,而順天巡撫方大任年老多病,無法統兵,只有丘禾嘉提議與山海關互通聲援,率軍進入開平(今河北唐山開平區)。二月,後金軍前來進攻,丘禾嘉奮力堅守,後金軍才領兵退去。不久,後金軍分兵攻略古冶鄉,丘禾嘉命令副將何可綱、張洪謨、金國奇、劉光祚等人迎戰,軍隊抵達灤州(今河北灤縣)。剛返回,後金軍又進攻牛門、水門,丘禾嘉再次督率參將曹文詔等人輾轉作戰,抵達遵化(今河北遵化)後返回。沒過多久,永平四城全部收復。

巡撫寧遠

寧遠(今遼寧興城)自畢自肅遇害後,就廢除了巡撫,由經略兼任,這時朝廷商議恢復巡撫。梁廷棟推舉丘禾嘉,朝廷任命他為右僉都御史、寧遠巡撫,同時管轄山海關等地。丘禾嘉剛到任,後金軍就以兩萬騎兵包圍錦州,丘禾嘉率眾前往救援,錦州城得以保全。登萊巡撫孫元化提議將島上駐軍撤到關外,計劃收復廣寧(今遼寧北鎮市)及金州、海州、蓋州三衛,丘禾嘉則提議用島上兵力收復廣寧、義州(今遼寧義縣)、右屯。梁廷棟擔心此事難以實現,就向孫承宗諮詢。孫承宗提議修築大凌河城。丘禾嘉這時揭發祖大壽,祖大壽也揭發丘禾嘉貪贓枉法。孫承宗不想因武將而罷免文官,就不讓祖大壽上奏,並暗中將此事告知朝廷,請求將丘禾嘉調任他官。崇禎四年(1631年)五月,朝廷命丘禾嘉調任南京太僕卿,由孫谷接替他的職位。孫谷尚未到任,兵部下文急促修築大凌河城。祖大壽調發一萬四千名班軍修築城池,用一萬名石砫土司兵負責護衛。丘禾嘉前往視察,列出九條建議上奏。工程即將完工時,梁廷棟被罷免。朝議認為大凌河地處荒涼偏遠,不應築城,於是撤回班軍前往薊州,並指責巡撫、總兵官自行動,命他們回奏說明情況。丘禾嘉感到畏懼,將防守士兵全部撤走,只留下一萬名班軍,並運送一萬石糧食接濟他們。

Remove ads

大凌河之戰

八月,後金軍抵達大凌河城下,挖壕築城,四面合圍城池,另派一軍截斷錦州通往大凌河的大路。城外的瞭望台都被後金軍攻占,城中士兵出城反擊,全部戰敗退回。丘禾嘉得知消息後,疾馳進入錦州,與總兵吳襄、宋偉合兵前往救援。軍隊行至距離松山三十多里之地,遭遇後金軍,在長山、小凌河之間展開大戰,雙方都有傷亡。九月十五,後金軍逼近錦州,分五路軍隊直抵城下。吳襄、宋偉出兵迎戰,未能取勝,於是退回城中。二十四日,監軍張春會合吳襄、宋偉的軍隊,推進到小凌河東面五里處,修築營壘、排列車陣,為大凌河城提供聲援。後金軍扼守長山,明軍無法前進。丘禾嘉派遣副將張洪謨、祖大壽、靳國臣、孟道等人在五里莊出戰,也未能取勝。夜裡明軍趕赴小凌河,到長山時與後金軍交戰,慘敗。張春及副將張洪謨、楊華征、薛大湖等三十三人都被後金軍俘虜,副將張吉甫、滿庫、王之敬等人戰死。祖大壽不敢出城,大凌河城的救援從此斷絕。戰敗的消息傳到朝廷,滿朝震驚。孫谷接替丘禾嘉,但還未到任就被罷免,朝廷改命謝璉接任。謝璉心懷畏懼,遲遲不到任。後來戰事緊急,朝廷召謝璉駐守關外,丘禾嘉留下處理善後事務。到這時丘禾嘉得知戰敗的消息,便移駐松山,計劃再次出兵,言官彈劾他推諉責任。崇禎帝認為丘禾嘉獨自堅守松山,並非推卸責任,只是加以告誡。大凌河城中糧食耗盡,守軍只能吃馬肉、人肉。後金軍多次送信招降,祖大壽答應投降,只有副將何可綱不同意。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壽殺死何可綱,與副將張存仁等三十九人遞交降書,約定投降。當天夜裡,祖大壽出城拜見後金軍將領,以妻子兒女在錦州為由,請求設計誘降錦州守將,並將自己的兒子們留在後金軍中作為人質。丘禾嘉聽到大凌河城傳來炮聲,以為祖大壽突圍而出,便與吳襄及宦官李明臣、高起潛調兵前去迎接。祖大壽假裝是逃回來的,於是一同進入錦州。大凌河城中的百姓、商人有三萬多人,最終僅剩下三分之一,全部被後金軍控制,城池也被毀壞。十一月初六,後金軍再次進攻杏山,第二天進攻中左所。明軍在城上用火炮轟擊,後金軍才退去。祖大壽進入錦州後,沒找到機會行動,而丘禾嘉得知他已投降後金軍的情況,就上疏奏報朝廷。由於丘禾嘉之前上奏說祖大壽是突圍而出,前後說法矛盾,於是他引咎請死。此後言官紛紛彈劾,崇禎帝下旨斥責丘禾嘉。但崇禎帝想對籠絡祖大壽,沒有治他的罪。

Remove ads

去世

新任巡撫謝璉已到任,丘禾嘉仍在錦州,朝議在山海關另外設置巡撫,下詔罷免謝璉,命方一藻擔任寧遠巡撫,丘禾嘉仍以僉都御史擔任山海關、永平巡撫。不久,朝廷追究丘禾嘉修築大凌河城引發戰事的罪責,將他降職兩級,仍擔任巡撫。丘禾嘉請求為宦官設置標兵,御史宋賢彈劾他諂媚依附宦官,崇禎帝大怒,將宋賢降職三級。丘禾嘉的主張常常與孫承宗不合,不受孫承宗喜歡,時常遭到詆毀。遭遇兵敗之後,他堅決以生病為由請求辭職。崇禎五年(1632年)四月,朝廷下詔准許他返回京城,由楊嗣昌接替他的職位。丘禾嘉讓妻子代為陳述自己的病情,朝廷便命他辭官回鄉,結果他還沒離開京城就去世了。[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