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京殘響
日本電視動畫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京殘響》(日語:残響のテロル,或譯作恐怖殘響)是2014年由渡邊信一郎執導、菅野洋子配樂、MAPPA製作的帶有當代政治批判元素的原創11集動畫。於2014年7月至9月期間在富士電視台noitaminA節目播放,在2016年3月推出了改編的舞台劇。
2014年12月15日的第18屆日本新媒體動漫藝術節上,恐怖殘響被選為日本新媒體動漫藝術節推薦作品[2]。
2015年4月1日,包括《恐怖殘響》在內,《BLOOD-C》和《學園默示錄》三部日本動畫作品被中國文化部指名批判,指責恐怖殘響「宣揚以暴制暴思想,美化暴力、恐怖襲擊和犯罪活動」[3][4]。
Remove ads
劇情
故事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國家主權受制於美國。90年代中期。日本首都製藥公司在大腦機能領域開發出了新藥。新進和平塾得知後開始推行雅典娜計劃。共聚集了26個小於5歲的孩子,人工培養出類學者症候群。但藥物嚴重的副作用導致孩子相繼死亡,最終計劃以失敗告終。在這些孩子中NINE和TWELVE一起逃出了試驗基地,而未曾逃走但倖存下來的FIVE則秘密被美國政府收留。
長大後NINE和TWELVE於某日在青森縣的核廢料處理設施中合同搶走了秘密開發的雛形原子彈,之後他們二人以斯芬克斯的代號針對參與了雅典娜計劃的政府官員進行復仇。於是他們成功地炸毀了東京都廳的部分建築,以此向社會引起警示。
半年後,暑假即將開始前的夏日裡,先前不明身份的兩人化名為九重新(其中九代表9)的9與久見冬二(日語中「冬」與10讀音相同,二則指2)的12以轉校生的名義來到一所高中,但不久又離開,期間他們在一棟大樓製造了恐怖襲擊事件,並以此為某一計劃的開始。之後兩人開始以斯賓克斯(スピンクス)為名,在城市製造炸彈襲擊事件(並未傷及人員)向他們所憎恨的已終止進行的「雅典娜計劃」的策劃者及執行者復仇,為此展開了與日本警視廳(特別是柴崎健次郎)的對戰。
Remove ads
登場人物
- NINE/九重新(ナイン/九重 新(ここのえ あらた),聲:石川界人(日本);曹啟謙(香港))
- 本作品的主人公。頭腦清晰、處事沈著冷靜的男子高校生。17歲。經常配戴著深紺色粗框眼鏡。曾被理沙形容眼神像冰一般。
- 在青森縣的核燃料再處理設施中與TWELVE合謀,搶奪日本政府秘密開發的小型原子爆弾鈽。並在半年後,作為一個高中生開始在東京生活。實際目的是方便進入東京都廳進行爆炸計劃。
- 是「雅典娜計劃」的實驗體之一,是一個表現優秀的孤兒。8年前與TWELVE在「租界」(執行雅典娜計劃的孤兒收容所)放火,並於保安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趁機從「租界」逃走了。但據悉,即使能夠生存下去,也不會有多少年壽命。
- 最終話時因實驗藥物副作用傷害過重,加上受到TWELVE之死的刺激,在對柴崎的對話後因耳鳴而倒下死亡。
- TWELVE/久見冬二(ツエルブ/久見 冬二(ひさみ とうじ),聲:齊藤壯馬(日本);張方正(香港))
- 本作品的另一位主人公。故事開端與NINE同為轉校生。17歲。個性純真,擁有太陽一般的笑容。視NINE為哥哥般所尊敬/憧憬著,兩人經常一起行動。
- 記憶力十分超群,暗中已記下同班同學的名字與容貌,駕駛機車與雪上摩托車的技術不差。
- 擁有稱為「聯覺」的感官現象,即是聽到聲音便會看到某種顏色。
- 「雅典娜計劃」的實驗體之一。8年前與NINE在「租界」放火,並於保安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趁機從「租界」逃走了。但據悉,即使能夠生存下去,也不會有多少年壽命。
- 最終話時被前來的美軍狙擊而亡。
- 三島理沙(三島 リサ(みしま りさ),聲:種崎敦美(日本);詹健兒(香港))
- 本作品的女主人公,性格單純、有點笨手笨腳,與NINE和TWELVE在一所學校上學。在學校受欺凌,家庭內部(與母親)也有問題,造成了自己沒自信的個性。
- 在遇到TWELVE後,她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後成為NINE和TWELVE的夥伴,是NINE和TWELVE存活於世的見證者和精神傳承者。與NINE和TWELVE相知相惜,生死瞬間被TWELVE所救。
- 貌似並不擅長烹飪。曾於第5話,被NINE和TWELVE批評料理的味道為「很難吃」、「不是給人吃的」。
- TWELVE稱理沙的聲音是「淺黃色」的,感覺很特別的,因為擁有這種顏色的人並不常見。
- 柴崎健次郎(柴崎 健次郎(しばさき けんじろう),聲:咲野俊介(日本);陳欣(香港))
- 柴崎是警視廳的刑警,原先在搜查一課工作,被調到文書部門消磨日子,與擔任恐怖襲擊調查的搜查一課課長倉橋是同期警員。已婚。經常只顧工作,而冷落家人。在羽村的協助下多次破解NINE和TWELVE提出的許多謎題。後因為因羽田機場事件,而被下令無限期暫停職務,並且不可以參與是次調查工作。但卻暗中展開一連串調查,在探尋真相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 倉橋(くらはし,聲:手塚秀彰(日本);朱子聰(香港))
- 刑事部捜査一課長。
- 羽村(はむら,聲:逢笠恵祐(日本);黃啟昌(香港))
- 刑事部捜査一課。由於在羽田機場事件中擅離職守,被罰閉門思過三個月。在柴崎被停職期間,自願當柴崎助手,協助調查雅典娜計劃的真相。
- 岡野(おかの,聲:坂本くんぺい(日本);葉振聲(香港))
- 六笠(むかさ,聲:かぬか光明(日本);蕭徽勇(香港))
- 加藤(加藤,聲:關令翹(香港))
- 福田(福田,聲:張炳強(香港))
Remove ads
用語
- 雅典娜計劃(アテネ計畫)
- 在90年代中期,專門從事腦機能研究的日本首都製藥公司偶然開發出一種新藥,成為一切的開端。新進平和塾看中他們的研究成果,於是就策劃出「雅典娜計劃」,毫無保留地投放大量研究費用和最優秀的人才。該計劃成立的最終目標就是要用人工的方法,培育出一群有近似學者症候群的小朋友,換句話說就是他們想製造出一群人工天才。
- 不過那種新藥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只是對在成長期,即是五歲以下的小朋友才有效。因此主導這個計劃的團體-新進平和塾,便為全國五歲以下的孤兒進行智能測試,將通過測試的小朋友召集回來。最後一共集合了26個小孩進行計劃,他們全都是白老鼠。他們把那個地方稱為「租界」,在那裡進行實驗。那裡的小孩全都沒有名字,因為是用實驗號碼來稱呼他們。
- 不僅如此,新藥的藥效不是普通人的肉體和精神能夠輕易承受。很多實驗體的身體支持不了,又或是精神上出現嚴重問題,結果大部分都受不住而死掉。到最後,雅典娜計劃以失敗告終。
- 美國政府發現了這計劃後隨之介入,於是計劃被迫於7年前被迫終止。實驗結束之後,只Five存活下來,被美國機構接收,NINE和TWELVE則8年前(計畫終止前一年)於「租界」放火,破壞保安系統,並且翻牆逃出。
Remove ads
音樂
東京殘響的系列音樂全部在冰島錄製[6],由菅野洋子創作,片頭曲「Trigger」由菅野洋子作曲、編曲,Galileo Galilei樂團的尾崎雄貴演唱。片尾曲「誰か、海を。」也是由菅野洋子作曲、編曲,由Aimer演唱。[7]東京殘響原聲帶 2 -crystalized-於2014年8月22日推出。[8]
製作團隊
主題曲
- 片頭曲「Trigger」
- 作詞:尾崎雄貴,作曲、編曲:菅野洋子 ,主唱:Yuuki Ozaki (from Galileo Galilei (樂團))
- 片尾曲「誰か、海を。」 (第1話 - 第10話)
- 作詞:青葉市子,作曲、編曲:菅野洋子 ,主唱:Aimer
各話列表
Remove ads
播放電視台
相關商品
- 殘響のテロル オフィシャルガイドブック(Animedia編輯部編輯)
- 2015年3月27日發售、ISBN 978-4-05-406248-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