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督教東山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9年9月15日) |
歷史
東山浸信會堂起源於1870年建立的五仙西福音堂。到1908年,因教徒增加,而該地喧鬧,不適於擴建,乃將舊址出售,遷往東山寺貝通津9號重建新堂。1909年落成,同年5月2日成立東山浸信會。此後聚會人數又有較大增長,1923年7月擴建工程動工,至1927年4月16日竣工,教堂擴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樓房,並舉行隆重的獻堂典禮,改名為基督教東山浸信會堂,設座位1300個。1949年有信徒2000餘人。
1960年,中國大陸實行「聯合禮拜」,該堂與其他幾間教堂合併,易名為基督教東山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教堂被迫停止活動。
1979年9月30日恢復開放,為全市基督教首間恢復聚會的教堂,目前仍是廣州規模最大的基督教堂。1986年,曾將主日學堂及副堂房屋借出辦廣東協和神學院,該院現已搬到郊外。
建築
現在的東山堂坐西向東,占地33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兩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美式建築。設有禮拜堂、副堂、主日學堂等建築及寬闊場地。堂內有一個有1300個座位的圓形大廳。
聚會
晨曦堂 8:00 (2009年始)
早堂 9:30 (1996年始)
上午堂 11:00 (2011年始)
中午堂 12:30 (粵語)(1979年始)
下午堂 14:00 (2005年始)
傍晚堂 16:00 (普&英)(2017年始)
晚堂 19:30 (2009年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