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丟番圖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丟番圖隕石坑(Diophantus)是月球正面位於雨海西側的一座年輕小撞擊坑,約形成於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港的丟番圖(公元3世紀),1935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鄰阿齊莫維奇隕石坑和費多羅夫隕石坑、北望德利爾環形山、卡本托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北、東南是歐拉環形山;往北距隕坑不遠是一群小月隕坑薩米爾、路易絲、伊莎貝爾和沃爾特,蜿蜒的丟番圖月溪川流在其中,更遠處橫亙著被小月坑鮑里斯、加斯頓和琳達環繞的鮑里斯斷崖;隕坑的東面是阿齊莫維奇月溪;西北坐落著德利爾山;哈賓傑山脈也位於該隕坑的西側[2]。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27.6°N 34.3°W,直徑17.57公里[3], 深度3.02公里[4]。

該隕坑呈圓杯狀,有一個較小的平坦坑底且幾乎未受侵蝕;坑沿邊緣尖峭、內側壁平整,北側坑壁上有一處小裂峪,而西南側坑壁上坐落著一座醒目的小隕坑。坑壁高出周邊地形730米,內部容積約400公里³。坑底表面平坦,中部有一群小山丘。
丟番圖隕石坑擁有射紋系統並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
Remove ads
丟番圖月溪
該道溝壑大致呈東西走向穿過雨海,其中心月面坐標為北緯31°、西經32°,最大長度150公里,該月溪附近有數座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命名的小月坑,詳見下表:
1 | 為避免與位於月球南半部的大撞擊坑-」沃爾瑟環形山(Walther)相混淆,在一些刊物中它被稱為沃爾特(Walter)。 |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丟番圖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