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通證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管理總部。2001年,金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證監會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於2002年2月6日正式成立,註冊資本8.85億元。[2]2006年10月,金通證券被中信證券收購併更名為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11月,再次更名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8月,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自中信浙江分立,資產僅有兩家縣級營業部。原中信浙江於2015年9月與中信證券合併後註銷。[1]

快速預覽 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前身 ...
Remove ads

成立

1998年底,浙江國信正式入股浙江證券,並持有其67%的股權。浙江省政府有意將浙江證券和浙江國信的證券業務合併組建一家暫定名為東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綜合類券商,並推動兩公司在業務上的逐漸融合。[3]

2001年12月17日,證監會正式對浙江證券進行警告,取消自營業務資格,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50312.68萬元罰金;其高管和相關責任人也均受到了警告和3-30萬元不等的罰金。[4]高達5億元的罰金將導致浙江證券資不抵罰。浙江省因擔心巨額罰款拖累浙江國信控股證券管理總部的證券業務,立即中斷兩家公司業務的合作往來,並放棄兩者的合併。[3]

2002年2月6日,浙江國信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其證券類資產聯合其他9家公司共同正式發起設立金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語:Goldstone Securities Co., Ltd.)。[5]成立當年,金通證券雖然在全國綜合排名僅第52位,但利潤總額和人均利潤在同業中分列第9和第3。[6]金通證券取代浙江證券成為了當時浙江省規模最大的證券經營機構。[7]

Remove ads

尋求重組

2004年,金通證券大股東浙江國信控股因虧損和負債嚴重,尋求重組。以北大方正集團浙江新湖集團上海中靜集團為首的近十家潛在收購方開始逐漸與浙江國信接觸並展開談判。[8]儘管包括方正證券在內的多家企業都擬定了詳細的重組計劃,並開出了願意承擔債權債務,併合理妥善安置老職工的誘人條件,但鑑於當時浙江部分金融企業已被民營化或逐漸外遷,政府害怕對浙江國信旗下的一攬子證券信託期貨等金融公司失去控制權,並希望這些國有金融公司繼續留在浙江。[9]最終於同年10月,浙江省決定由浙江能源集團接受全部浙江國信股權。[10]12月初,金通證券大股東浙江國投總裁陳帆被雙規,浙江國投、金通證券被核查出14億元表外理財產生的巨大窟窿。同時金通證券還存在違規投資民豐特紙等股票等問題。浙能集團作為非金融企業也無意長期管理金通證券,接手半年後便頻繁與各大公司接觸,欲將金通證券脫手。[11]

中信收購

2005年4月,中信證券開始和浙江省政府及金通證券的實控人浙江能源集團商討金通證券重組事宜。此前中信證券試圖收購廣發證券,但在廣發管理層及其股東抵制下最終失敗,因此,此次重組的前期並未公開消息,且談判中沒有金通證券直接參與。金通證券部分員工在得知此事後聯名給省政府寫信,要求在重組一事上慎重,並希望有本省機構重組,而不希望中信證券接盤。金通證券高管表示,如果允許管理層持股,就有信心把公司搞好。而中信介入重組後,浙江省政府態度發生極大轉變,希望中信集團的雄厚背景可以更好挽救金通證券。[12] 6月16日,中信證券與金通證券大股東浙江國投的母公司浙江國信控股集團簽訂了框架協議,就整體轉讓金通證券達成原則性意見,中信證券擬以7.96億元的交易價款收購金通證券,其中包括股份轉讓價款和債務清償價款。金通證券的所有表外債務轉移到國控集團,由國控集團負責償還。協議還約定,如果監管部門對金通證券經營管理權移交日前已存在的有關客觀事實追溯處罰,諸如業務限制、停業整頓等業務風險由中信證券承擔。如果是經濟處罰,則國控集團承擔75%,中信證券承擔25%。移交日後的風險由中信證券獨自承擔。[13]11月16日,中信證券最終宣布向浙江國信控股支付7.81億元的債務轉讓價款,並以「零對價」也就是零股份轉讓價款的方式受讓金通證券全部股權。[14]

2005年,金通證券全年虧損高達9億多元,主要來源於自營證券業務虧損和資產減值損失。[15]

中信金通

2006年11月16日,金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英語:CITIC-KINGTON SECURITIES Co., Ltd.),註冊資本為88500萬元。中信證券順利完成對金通證券100%股權的收購工作。[16]同期,中信金通證券由綜合類證券公司變更為經紀類證券公司。收購金通證券後,中信證券大幅擴張了其在浙江省的證券經紀業務。2009年11月12日,中信證券又將其在杭州、紹興寧波的5家營業網點轉讓給中信金通。[17]根據中國證監會對證券公司「一參一控」的監管要求,2010年8月9日,中信金通證券獲批將業務範圍中的「證券經紀」變更為「證券經紀(限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並減少「證券投資諮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業務。[18]中信金通正式由全國性經紀類證券公司變更為區域性的經紀類證券公司,自此與其母公司之間不再形成同業競爭。[5]

中信浙江

2011年11月27日,為打造與中信證券整體地位相匹配的經紀業務品牌,實現品牌和業務規劃的統一,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更名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英語:CITIC SECURITIES(ZHEJIANG)Co., Ltd.),並於12月27日正式對外公告。[19]2012年5月8日,中信證券(浙江)獲批增加融資融券業務。[20]

合併分立

確定方案

2013年5月21日,中信證券董事會表決同意了對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重組的議案。[21]2014年7月7日,證監會核准中信證券(浙江)分立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和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其中中信浙江註冊資本7.85億元,金通證券註冊資本1億元。[22]重新設立的金通證券主要經營原中信浙江的溫州市蒼南縣台州市天台縣2家證券營業部及相關業務,並僅在兩地開展相關業務;分立後的存續公司將經營原中信浙江剩餘55家證券營業部及相關業務,並在蒼南縣、天台縣以外地區以及福建省江西省開展相關業務。[5]

吸收合併

12月22日,中信證券股東大會通過了吸收合併中信證券(浙江)的議案。[23]2015年7月8日,證監會核准此方案。[24]9月11日清算後,中信浙江客戶及業務整體遷移合併入其母公司中信證券。[25]10月20日,由於中信浙江已被證監會撤銷證券業務許可,深交所正式註銷其會員會籍。10月29日,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註銷。[26]由於此前中信證券部分骨幹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很多交易者誤以為中信浙江的註銷是對中信證券違規協助外資做空的懲罰。[27]

迷你金通

2014年8月27日,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英語:Kington Securities Co., Ltd.)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由於分立後的金通證券資產只包括兩家縣級營業部,經營範圍也僅限在兩縣,且在職員工僅剩23人,因此也被稱為「迷你」金通證券。[28]2015年8月4日,中信證券在浙江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掛牌價格為12212.12萬元。本次股權轉讓只接受聯合體受讓,任一意向受讓方受讓股權不低於5%,註冊地位於浙江省內的意向受讓方受讓股權不低於50%。掛牌後8家企業均表示有意向競購,其中7家為上市公司,且基本均為傳統製造業。[29]

此次轉讓最後並未成交。2016年12月5日,金通證券恢復經營。2018年8月,金通證券增資人民幣3500萬元,註冊資本變更為1.35億元人民幣。截止2020年底,公司員工僅剩10人。[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