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百科全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百科全書》,是中國文化大學於1981年到1983年在臺灣出版的紙本百科全書。
此條目需要添加合適的資訊框模板,或是更新現有的資訊框。 (2023年2月) |
歷史
《中華百科全書》是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感於中華民國缺少可供一般國民檢閱參考的需要的百科全書,於是倡導組成編纂委員會[1]。由該校教授宋晞自1980年3月開始籌備[2][3]、成文出版社發行人黃成助負責總經銷[1]。
1981年4月19日,中國文化大學校長潘維和在台北市國賓大飯店國際廳舉行第一冊發表會,由總統府資政陳立夫致詞,百多位學術界和出版界人士前往參觀[1]。1983年9月15日,全套十冊出版,發行三千套,成本約新台幣三千多萬元[3]。2005年間,推出線上版[4]。
編排
《中華百科全書》採辭典型式綜合編排,以辭目首字筆畫為序,每頁分上、中、下三欄[1]。編輯方式是分欄編輯列出該欄辭目,而後集合各欄辭目歸類,刪其重複成一萬五千餘辭目後,再邀請各界專家學者一千七百零四人撰稿[2][3]。歸類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分為三民主義、革命史蹟、哲學、宗教、文學、史學、傳記、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科學、地學、中外地誌、海洋、軍事、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圖書出版、歷史文物、教育、大學、新聞、工學、農學、商學、醫學、藥學、圖片、地圖這四十部門[1]。全文在一千萬字以上,其中內附圖片的地圖約佔各類篇幅的十分之一[2][3]。在最後第十冊附刊「全書總目錄」、「中華大事記」、「本書辭目分類索引」及「英漢辭目對照表」,以便讀者查閱[2]。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