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歷史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國際匯率)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頁面乃關於中國在歷史上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列表,數值依據國際匯率因素。

本頁內所述之王朝並不全然以一國為準。例如漢朝元朝清朝等王朝的疆域包括目前中國疆域之外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這些朝代於列表中乃根據曾記載的數值換算來相應。美元數目是以當前美元價值為基礎,並納入購買力平價之後考量的預估;相關預估來自於所引用的參考文獻。和其他一切對歷史上的經濟數值之評估一樣,相關之貨物與價值上的計算可能有些或者不全然準確,僅供參閱人評估參考。

表中的「——」表示參考文獻中缺乏相關數據。

歷年中國GDP

更多資訊 公元紀年, 中國紀年 ...
Remove ads

歷年中國人口

更多資訊 公元紀年, 中國紀年 ...
Remove ads

歷年中國和歐洲人均GDP對比

公元紀年 中國紀年 中國人均GDP
購買力平價

美元
歐洲人均GDP
購買力平價

美元
1年 漢平帝元始元年 450 [24] 450 [25]
960年 宋太祖建隆元年
遼穆宗應歷十年
450 [16] ——
1000年 宋真宗咸平三年
遼聖宗統和十八年
450 400
1300年 元成宗大德四年 600 [3] 593
1400年 建文帝建文二年 600 [25] 676
1500年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 600 771 [26]
1600年 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 600 0
1700年 清聖祖康熙三十九年 600 0
1820年 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 600 0
1850年 清宣宗道光三十年 600 0
1870年 清穆宗同治九年 530 0[27]
1890年 清德宗光緒十六年 540 0
1900年 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 545 0
1913年 中華民國二年 552 0
1929年 中華民國十八年 562 [28] 4 111 [29]
1930年 中華民國十九年 567 0
1931年 中華民國二十年 569 0
1932年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 583 0
1933年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 578 3 779
1934年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 525 3 909
1935年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 565 4 045
1936年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 597 4 162
1937年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 580 4 317
1938年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 562 4 399
195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439 [30] 4 579
195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479 4 816
195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537 4 963
195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554 5 186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558 5 437
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575 5 740
195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619 5 962
195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637 6 181
195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693 6 282
195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697 6 530
196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673 6 896
196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557 7 203
196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553 7 483
196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592 7 767
196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648 8 167
196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706 8 441
196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753 8 686
196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712 8 936
196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678 9 355
196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722 9 825
197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783 10 195[31]
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799 10 465
197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2 10 860
197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839 11 416
197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836 11 611
197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874 11 521
197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852 11 983
197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895 12 289
197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979 12 621
197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040 13 041
198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067 13 197
198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103 13 185
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192 13 270
198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265 13 491
198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396 13 794
198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522 14 113
198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597 14 476
198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706 14 857
198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816 15 406
198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827 15 856
199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858 15 966
199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 940 16 152
199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098 16 256
199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277 16 129
199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475 16 517
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653 16 860
199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820 17 097
199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973 17 502
199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3 117 17 974
199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3 259 18 413
200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3 425 19 002
200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3 583 19 256
200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4 803 ——
Remove ads

請參見

註釋

  1. 此數據包括北宋遼朝南唐後蜀南漢北漢吳越南平,湖南武平節度使,福建清源節度使,西北定難節度使等政權轄區。
    960年,宋太祖趙匡胤滅後周,建立北宋,此時的北宋只統治北方中原地區,南方有七個割據政權,北方有統治幽雲十六州,東北地區和漠北草原的遼朝,還有割據山西中部的北漢,割據西北地區的党項人定難節度使(西夏的前身)。
    北宋963年滅南平和湖南武平節度使,965年滅後蜀,971年滅南漢,975年滅南唐,978年滅吳越和福建清源節度使,979年滅北漢,完成小一統,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位於西北的定難節度使從五代初期以來一直是一個割據政權,李繼遷982年抗宋自立,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北宋北方的遼朝907年建國,938年從後晉皇帝石敬瑭手裡得到幽雲十六州
  2. 此數據包括北宋遼朝,以及西北的党項人西夏國王李繼遷統治區。
  3. 根據安格斯·麥迪森的觀點,1300年至1850年中國的人均GDP一直保持在600美元(購買力平價,1990年的美元),具體可見世界經濟千年史,第30頁。下面增加的1380年至1840年的所有年份的GDP數據,都是根據這些年份的人口數據和600美元相乘計算出來的,1380年-1840年的人口數據具體可見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公元960-2030年,第178頁。
  4. 此數據包括北宋遼朝南唐後蜀南漢北漢吳越南平,湖南武平節度使,福建清源節度使,西北定難節度使等政權轄區。
  5. 此數據包括北宋遼朝,以及西北的党項人西夏國王李繼遷統治區。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