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小行星探测任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航天局的小行星探測計畫,為中國行星探測工程(PEC)的一部分,其任務探測器系列是屬於稱為天問系列的行星探測計畫之一環,該計畫與中國行星探測工程的其他組成部分一起於2016年1月11日正式立項啟動[1]。
此條目或章節包含計畫中或可能在未來進行的航太活動。 |
中國對小行星的探測最早始於嫦娥二號探測器的拓展任務。該星原為探月工程二期先導星,但在完成既定月球探測任務後,中國航天部門鑑於其剩餘燃料充足而展開了一系列的拓展任務,其中就包括了小行星近距離飛躍探測。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完成與近地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的近距離交會,使中國一舉成為繼美國、歐洲太空總署和日本之後第四個實現小行星探測的國家/機構[2]。
2025年5月29日,中國的第一個小行星探測器,同時也是該計畫的首次正式任務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器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計畫一次完成小行星探測、取樣返回、探測彗星的三大目標[3]。
Remove ads
歷程
嫦娥二號衛星於2010年10月1日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最初承擔高解析度月球探測任務並為嫦娥三號著陸區提供成像數據。在完成月球探測任務後,衛星設計壽命雖已屆滿,但剩餘燃料充足,中國航天部門於是決定開展深空拓展試驗,分階段驗證更遠距離的探測能力。
階段
與載人太空飛行工程、探月工程等類似,中國的小行星探測計畫也將按照「三步走」規劃進行[4]。計畫在10年間完成小行星探測、取樣返回、探測彗星等目標[5]。
任務列表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