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當代藝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當代藝術作為一支獨立的、特指的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是從1980年代「新啟蒙運動」期間開始,其中1985年出現的由青年藝術家主導的「85新潮」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誕生的標誌[1][2][3][4][5]。早期的中國當代藝術是一股代表反叛、獨立、地下的民間力量以區別於作為政府工具的中國美術家協會體系[6][7]。21世紀起,由於大量國際資本的注入和作為中國形象的代表,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獲得矚目[1][8]。


歷史沿革
- 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術運動是以北京的「無名畫會」、「星星畫會」,上海的「草草社」、重慶的「野草畫會」等民間美術團體的活動為代表的。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後,這一時期的美術運動表現為對歷史的反思、對人道主義的渴求,並已開始具有前衛藝術所具有的文化批判性特徵。[9][10][11]
- 20世紀80年代中期,「85新潮」或「85新潮美術運動」或稱是對上一個階段的繼續,「85新潮」是中國20世紀藝術史上最重要的藝術運動之一,被視為標誌著中國當代藝術的誕生[1][2][4][5][12]。這場運動幾乎完全以西方各種現代主義理論與實踐為思想準備和視覺參照,以地區性、民間性藝術群體為社會組織方式,在中國廣大地區全方位、前所未有地發動了一場現代主義的藝術運動。具有一定組織規模、理論主張和延續性的藝術群體有「廈門達達」、「北方藝術群體」、「新野性畫派」(徐州)、「池社」(杭州)、「紅色·旅」(南京)、「南方藝術沙龍」(廣州)、「部落·部落」(武漢)、「西南藝術研究群體」[4][13]。
- 20世紀80年代末期,1989年2月在中國美術館的「中國現代藝術展」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事件,展覽主題是「不准調頭」,這一展覽是對20世紀8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85新潮美術的總結[2][8][13][14]。期間發生了肖魯的「槍擊事件」、「匿名信事件」兩次停展事件,加上1989年「六四事件」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之後,中國當代藝術進入了一個低沉期,在「六四事件」之後的數年間,乃至整個1990年代,新潮美術都處在一個「地下」或「半地下」的狀態[5][15][16]。
Remove ads
代表人物
藝術機構

1991年,澳大利亞籍人士Brian Wallace(布朗)在北京東便門角樓開設了「紅門畫廊」(Red Gate Gallery),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經營中國當代藝術的外資私人畫廊。同時期還有李景漢開設的「四合苑畫廊「(Courtyart Gallery),1996年,瑞士人勞倫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在上海開設的「香格納畫廊「 (Shanghart Gallery)。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