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是總部設在北京市的戰略高技術基地型研究所。主辦有中文期刊《工程熱物理學報》,英文期刊《熱科學學報》。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1961年初,該室併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1964年,國家批准在上海成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因故未能組建;1980年5月,國家發文批准恢復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建制。
歷史沿革
1956年3月5日,高等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通知南京大學等10所高等學校,決定合作籌建8個科學研究機構。其中,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合作籌建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由清華大學教授吳仲華主持研究工作[1]。辦公地點暫設在清華園。1957年,動力研究室下設8個研究小組,分別為:內燃機組、煤的動力工藝綜合利用組、傳熱及太陽能利用組、燃燒組、原子能動力組、動力經濟、天然氣利用及其它組、高速飛行(魚雷動力、葉輪機械)組。
1960年,動力研究室掛靠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成為力學研究所的第一研究室,設有氣動組、傳熱組、燃燒組等3個研究小組。吳仲華任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同時兼任第一研究室主任。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建議,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在上海市建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因故未能實現,但並未撤銷研究所建制。1964年,第一研究室分成第一、第三和第五研究室。1972年,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下放至北京市,改為北京力學所,原動力室合併為第一室,分6個組[2]。
1979年,吳仲華以學部委員的名義向中國科學院黨組寫了一份報告,建議儘快恢復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建制。1980年5月,國務院發文批准恢復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建制[3]。以航空、艦船和工業用燃氣輪機熱物理基本研究為主,並積極開展能源利用熱物理研究,為設計高效率的熱機和有效地利用能源提供科學依據。設有工程熱力學和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熱機氣動熱力學、傳熱傳質學、燃燒學等研究室,以及一個機械加工廠[4]。
Remove ads
機構設置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儲能研發中心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無人飛行器實驗室(籌)
- 新技術實驗室(籌)
- 綜合處·黨群辦
- 科技發展處
- 人事教育處
- 財務處
- 基建與分支機構處
- 紀監審辦公室
- 重大設施處(燃氣輪機項目工程辦公室)
- 質保與條件處
- 科研支撐中心
- 青島航空技術研究院
- 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畢節)研發中心
- 合肥先進能源裝備研究院
- 大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研究所
- 江蘇中國科學院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上海浦東先進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
歷任領導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