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筆會

臺灣的作家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民國筆會(英語:Taipei Chinese Center, P.E.N.),是國際筆會(International PEN)的分會之一。筆會自1930年正式成立至今,長期關注文學與藝術發展,致力於推動台灣與國際藝文人士之交流與合作,鼓勵創作,研究文藝理論,並譯介及編譯台灣作品,辦理文學沙龍等活動。[1]

歷史

1922年,國際筆會聘請梁啟超泰戈爾擔任亞洲區名譽會員。1926年,胡適赴英受倫敦總會接待。中華民國筆會於1928年11月,在中國上海成立,由林語堂胡適徐志摩等人發起。1930年11月16日,經總會通過正式成立,由蔡元培擔任首任會長。1937舉辦第九次大會,蔡元培因身體原因辭任會長,最終未選出新會長。7月盧溝橋事變,部分成員仍於重慶聚會。1938年,中國筆會在國際筆會第16屆大會上入選執行委員會。此後中國筆會活動逐漸停止,不過胡適於1941年被推選爲國際筆會戰時成立的五人主席團成員。[2][3][4] 國民政府遷台後,國際筆會執行委員會於1958年通過筆會之復會申請,筆會定名為中華民國筆會(英文會名為Chinese P.E.N. Center),由羅家倫擔任會長,設址於台北市。筆會歷任會長有蔡元培張道藩羅家倫林語堂(1975年榮膺「國際筆會」總會副會長)、陳裕清姚朋殷張蘭熙(1990年榮膺「國際筆會」終身副會長)、余光中朱炎彭鏡禧黃碧端高天恩[1][4][5][6] 筆會會員包含作家、文學評論家、編輯人,翻譯家、媒體工作者等。[6]

Remove ads

歷任會長

  • 蔡元培(1930-1937)
  • 張道藩(1957-1958)
  • 羅家倫(1958-1969)
  • 林語堂(1969-1973)
  • 陳裕清(1973-1978)
  • 殷張蘭熙(1978-1985)
  • 余光中(1985-1999)
  • 朱炎(1999-2006)
  • 彭鏡禧(2006-2014)
  • 黃碧端(2014-2019)
  • 高天恩(2019-2022)
  • 廖咸浩(2022-)

發行季刊

林語堂任會長期間,筆會於1972年9月創刊及發行英文刊物The Chinese PEN《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譯介及刊出台灣文學創作,推廣至國際。2005年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截至2011年夏季號,已完成台灣文學作品之英譯計1,944篇,包含詩、散文、小說、藝術評介,介紹143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發行至120餘國家、地區。[1] 2017年春季號起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A Quarterl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台灣文譯》,新版由霍榮齡女士設計。[7] 此筆會英文刊物截至2022年12月25日,已發刊203期,歷任主編有殷張蘭熙齊邦媛、宋美璍、彭鏡禧、張惠娟、高天恩、梁欣榮。[1] 另有筆會叢書,截至2022年11月,計有14類出版品,包含《當代台灣文學藝術系列》4冊、《台灣與馬來西亞短篇小說選》(中文、馬來文、英文版)等。[6]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