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保加利亞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保加利亞關係(保加利亞語:Българо-китайски отношени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歷史上及現代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保加利亞立即於1949年10月4日給予外交承認並與之建交,成為第二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期間兩國一度因中蘇交惡而疏遠,直到1980年代後期才恢復正常外交往來。東歐劇變後,中、保兩國繼續保持了友好的合作關係,並於2019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歷史

19世紀的清朝典籍曾經提及保加利亞,在魏源的《海國圖志》中,該國被稱為「布牙里」[2]。1941年,保加利亞王國追隨納粹德國,承認位於南京的汪精衛政權,並曾派出使節[3],此舉也令保加利亞與中華民國進入敵對狀態,直到前者向盟軍投降[4]。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奉行共產主義的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隨即於10月4日與甫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保加利亞也成為繼蘇聯之後,第二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建交伊始,兩國黨政聯繫密切,雙邊關係友好發展[5]:7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亦於1959年5月出訪該國[6]。但進入20世紀60年代,因中蘇關係惡化,作為蘇聯盟友的保加利亞也疏遠了與中國的關係[5]:95。但保加利亞仍然支持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7]。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共產黨致力於改善與東歐各國執政黨的關係,1987年,保加利亞共產黨總書記、國務委員會主席托多爾·日夫科夫訪華後,中保雙邊關係逐漸回暖[5]:95,中共中央代總書記、國務院總理趙紫陽也於同年回訪了保加利亞[8],保加利亞—中國友好協會也在1989年成立,以促進雙邊公共外交[9]。東歐劇變後,包括保加利亞在內的多個中東歐國家不再由共產黨一黨專政;但中、保雙邊友好關係得到了延續[10]:112。2014年1月,保加利亞總統羅森·普列夫內利耶夫訪華,期間,他得到了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兩國還決定建立「全面友好合作夥伴關係」[11][12]。2018年7月,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並訪問保加利亞[13]。2019年7月,保加利亞總統魯門·拉德夫訪華,期間兩國宣布將外交等級升級為「戰略夥伴關係」[14]。
Remove ads
經貿關係
1952年,中、保兩國政府簽訂了首份雙邊貿易協定,開始實行政府間記帳貿易方式,隨後,受惠於交換第三國的產品的經貿活動,雙邊貿易額增幅較大,並從1952年的182萬美元增長至1959年的1789萬美元[15]。但進入20世紀60年代,受到中蘇交惡的影響,雙邊貿易額大幅下降,20世紀80年代後,經貿關係回溫,1985年,中、保兩國成立了政府間經濟、貿易及科技合作委員會,兩國貿易方式亦於1991年改為現匯貿易,以滿足經貿往來的需求[16]:99。2009年以來,雙方也簽署了數份諒解備忘錄,為加強經濟合作、中小企業合作提供了法理依據[17]。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中、保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約41.1億美元,同比2020年增長了40.8%。其中,中國向保加利亞出口額為23.1億美元,主要出口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鍋爐、家具、家居用品、車輛及其零件等。同年,保加利亞向中國出口了18億美元,保加利亞主要對華出口銅及其製品、礦砂、礦渣及礦灰,電機、各類儀器。中國亦已經成為保加利亞第七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德國、羅馬尼亞、土耳其、義大利、希臘和俄羅斯[18]:28-29。在雙邊貿易聯繫不斷密切的同時,保加利亞盛產的玫瑰製品、酸奶、葡萄酒等也逐漸在中國打開市場、並受到該國消費者的歡迎[19][20]。
在投資方面,中國視保加利亞為自身產品進入歐盟的門戶,受到一帶一路政策之實施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的影響,中國對保加利亞的投資額也有所增加[10]:114-115。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統計,2021年,中國對保直接投資流量約為25萬美元,存量為1.51億美元[18]:29-30。中資企業在保加利亞主要投資汽車、可再生能源、電信、農業、金融等產業[10]:114[18]:29-30。
Remove ads
人文交流

在建國伊始,中華人民共和國便與保加利亞交換了留學生[21]。1952年,中保兩國簽訂首個文化合作協定[22],翌年,索非亞大學設立中文講習班,20世紀60年代,因雙邊關係疏遠,文化交流一度減少[23]:78[24]。1987年,兩國政府重新簽署科學和文化合作協定,並在此基礎上定期商簽文化合作執行計劃[25]。1990年,保加利亞與中國簽署相互承認文憑、學位和證書的協議,保加利亞也成為最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高等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的國家之一[26]。1991年,索非亞大學開設漢語專業,並於2003年起設立了漢語水平考試考點。另外,大特爾諾沃大學、索非亞市第十八中學等學校也有教師教授漢語[23]:78。索非亞大學、大特爾諾沃大學還設有孔子學院[27]。保加利亞漢學家寶拉·白麗婉諾娃等人還將一些中國文學作品譯成了保加利亞語[28]。中國大使館也時常透過文化節活動等方式,向保加利亞民眾宣介中華文化[29]。
另一方面,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和天津外國語大學等高等院校也開設有保加利亞語本科專業[17],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還有保加利亞研究中心[30]。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