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山紀念中學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完全高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山纪念中学
Remove ads

中山紀念中學(Sun Yat-sen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簡稱為紀中中山紀中,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中山紀念中學由孫科秉承其父孫中山先生「謀建設培人才為富強根本」的遺願而創辦,初名「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1934年學校建成,面向全國招生。1949年,學校改名為「中山紀念中學」。現校名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於1978年親筆題寫。1953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廣東省首批七所重點中學之一;1994年被確定為首批省一級學校;2006年、2007年,均以全省最高分通過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初評和複評驗收。2016年孫中山誕辰150周年,中山紀念中學正門牌坊圖案入選國家郵政總局發行的《孫中山誕生一百五十周年》紀念郵票。

快速預覽 中山紀念中學, 地址 ...

中山紀念中學先後獲「全國文明單位」、「首批全國文明校園」、「首批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綠色學校」、「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全國中小學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先進學校」、「全國體衛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優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首批廣東省文明校園」、「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綠色學校」、「首批廣東省中學生志願服務示範校」、「首批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示範學校」、「廣東省優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中山市十大模範集體」等幾十項全國及省、市級榮譽稱號。[1]

Remove ads

校史沿革

Thumb
圖書館
Thumb
種植於高三學堂的一株鳳凰花。鳳凰花是該校的校花。
Thumb
位於逸仙堂前的校記碑,碑文說明了該校建校的由來。

1929年9月28日,孫科提議在翠亨鄉建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孫科先生親領籌辦之責。中山紀念中學於1931年11月27日奠基建設,奠基石上鐫刻:總理故鄉中山紀念學校。學校的建設用地主要為孫家祖地和孫家墳場,並占用拆毀了孫氏宗祠,1933年校舍基本建成,1934年學校建成,奉準備案開學,八月在各地招生,九月開課,當時學校的名字叫作私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第一任校長為黃中廑,部分校舍借給了中山縣鄉村師範學校,由紀中校長兼任鄉師校長。

當時中山紀念中學與浙江武嶺學校(1927年由蔣介石創辦)和福建集美學校(1913年由陳嘉庚創辦)形成「三校鼎立」之勢,紀中是其中公認的佼佼者,以其不同凡響的背景傲視全國。1937年1月,即奉教育廳訓令核准立案,並領發校鈐。同年七月參加畢業會考,高中三年級全數及格畢業。1938年9月,中山縣淪陷,學校遷澳門松山白頭馬廄「白宮」辦學,附小設在南海「八角亭」對面。1947年3月,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中山翠亨校舍上課。1949年9月,中山大地上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紀中校園升起,不久,學校改名為:中山紀念中學。

1953年,學校被確定為廣東省七所重點中學之一。1978年,學校重新被確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6年,學校通過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評審驗收。此外,中山紀念中學還創辦於中山市紀中雅居樂凱茵學校和中山紀念中學三鑫雙語學校:中山市紀中雅居樂凱茵學校是一所創辦於2011年的寄宿制民辦學校。中山紀念中學三鑫雙語學校是一所創辦於2001年的寄宿制民辦學校。[2]

Remove ads

歷任校長

更多資訊 任職時間, 職務 ...
Remove ads

招生概況

學校自辦學初時起就進行初中高中的招生,其中初中部又被稱作「中山中學」,學校自2002年秋季學期起停止初中部招生工作,只進行高中部的招生。目前又重辦了初中部。從2008年開始,紀中進行擴招,高中部每年招收計劃內學生大約1800人,大約分成30個班。另開設境外班(港澳台同胞)1個。

中山紀念中學現有120個教學班,其中高中93個班,初中27個班,在校學生6300餘人,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完全中學。

景點

校內有多處受保護文物,也有氣象觀測站等設施。

Thumb
壽屏公園位於學校後山,是為紀念孫中山兄長孫眉(字壽屏)而立。
Thumb
與中山市氣象局共建的氣象觀測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