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陸軍步兵第三〇二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陸軍步兵第三〇二旅,為中華民國國軍駐守於台中市的陸軍部隊,配屬陸軍第十軍團指揮部。隊名「虎威部隊」。平時主要負責成功嶺基地新兵訓練,戰時負責地區守備任務[3]。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2月5日) |
歷史
前身原為湘軍,最初追隨國父革命,北伐時受賦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番號[4]。
- 1929年,第二軍於湖北整編之「陸軍第18師」。
- 1949年,由廣東移駐金門,參加古寧頭戰役,獲頒榮譽文虎旗[4]。
- 1976年4月,實施「崑崙案」,改師番號為陸軍第15師,屬於第六軍團,負責蘭陽地區及龜山島地區防衛,師長為葛定波。
- 1976年8月16日,改為陸軍步兵第302師。
- 1986年,與陸軍第151師番號對調,擔任成功嶺基地新訓、大專集訓及尖苗地區守備任務。
- 1999年,因應「精實案」組織調整,改編為「陸軍步兵第102旅」。
- 2004年,因應「精進案」組織調整,移編後備司令部,並更銜為「後備第904旅」。
- 2013年,因應「精粹案」組織調整,移編至陸軍司令部,並更銜為「陸軍步兵第302旅」,隊名「虎威部隊」,駐地台中市成功嶺新兵訓練中心[3][5]。
編制
- 旅長 一位 上校
- 副旅長 一位 上校
- 參謀主任 一位 上校
- 政戰主任 一位 上校
- 監察官 一位 少校
- 保防官 一位 少校
- 心輔官 一位 上尉
- 士官督導長 一位 士官長
- 旅部連
- 通信連
- 步兵第一營(戰支連+步兵連×3+火力連)
- 步兵第二營(戰支連+步兵連×3+火力連)
- 步兵第三營(戰支連+步兵連×3+火力連)
- 步兵第四營(戰支連+步兵連×3+火力連)
- 步兵第五營(戰支連+步兵連×3+火力連)
- 砲兵營
隊徽含義
盾牌外型代表團結鞏固、精實戰力之意;虎頭象徵戰功彪炳,第302旅前身為18師,因參與古寧頭戰役戰績輝煌,榮授虎旗,故以「虎威」為隊名;嘉禾代表陸軍對北伐、抗戰、戡亂所建立之豐功偉績,亦具寓兵於農之意,兩禾各7穗,象徵發揚七七事變抗戰精神;紅、黃、藍3色代表該旅具犧牲、團結、負責之精神[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