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間埠雙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6°27′55.5″N 120°13′02″E 中間埠雙塔,又稱七級雙塔、雙磚塔,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移風店鎮中間埠村,含陳處女塔(大塔)和馬師傅塔(小塔),分別建於清同治、光緒年間,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中間埠雙塔相傳為當地一陳姓女子與馬姓信女的墓塔。據傳,陳處女為中間埠村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未出家剃度,無法號。其父早逝,與母兄相依為命。傳說陳處女某日隨母樵採,面對天空彩雲念念而語,回家後「惘惘若失」,其後又有其他若干奇事。陳處女幼時許配朱某,臨近嫁期,不言不食,朱家遂解除婚約,後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農曆九月圓寂。其兄與鄉鄰集資,於同治五年(1866年)農曆五月建墓塔於村南[1],以轎式坐棺葬於塔內,稱為「陳處女塔」或「陳仙姑塔」[2][3]。後來又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塔西側建一墓塔,以瓮棺安葬一馬姓信女[4],稱為「馬師傅塔」[3]。有研究認為,中間埠「陳處女」傳說與明末即墨馬山「劉仙姑」傳說極其相似,均具有儒釋道三教融合的特點[5]。
1984年5月10日(文保碑標記為1983年6月),中間埠雙塔列入即墨縣文物保護單位[6]。1989年12月5日列入第四批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7]。1990年代以後,先後在雙塔周圍建起院牆,在塔後建「仙姑廟」,形成一座塔院[1]。2013年10月10日,中間埠雙塔列入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8]。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中間埠雙塔呈東西向排列,兩塔相距20至30米。大塔連同基座共9級,高約21.5米[9],平面八角形,周長13米,以青磚白灰築成,塔頂以青砂石雕成。基座嵌有「大清圓寂陳處女塔銘」石碑,銘文15行,每行30字,記載陳處女生平事跡。基座以上每層出檐,第一層內為空心,設有神龕、供桌,曾塑有陳處女坐像。第二層南面嵌有篆書「乙心普渡」四字石額,左右各嵌有捐資修塔者名錄石碑。自第三層以上均為筒狀空心,上下相通。小塔形制與大塔基本相同,連同基座共7級,高約13米,周長8米,基座以上第二層南面嵌有篆書「法傳聖山」四字石額[2][3][9]。
相關條目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