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丹麥社會自由黨
丹麦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麥社會自由黨,直譯為激進左翼(丹麥語:Radikale Venstre),是丹麥社會自由主義政黨。[3]
起源和聯盟
社會自由黨是國際自由聯盟與歐洲自由民主改革黨成員。該黨在1905年因當時丹麥的文化激進主義而脫離丹麥自由黨成立。字面上的「激進左翼」在今日或會造成誤解。該黨在傳統上屬於政治光譜中的中間派。「左翼」源自於母黨自由黨,代表社會自由主義,而非左翼政治。
選舉結果
社會自由黨目前在議會擁有16席。主要人物是政治領袖莫滕·奧斯特加德·克里斯滕森(Morten Oestergaard Kristensen),曾任丹麥副首相兼經濟和內政大臣。
該黨在2005年議會選舉中表現優異,得票率達9.2%,拿下17席。2007年議會選舉,該黨席次滑落至9席。
2019年5月21日[4],該黨受到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的著作《創意新貴》(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所影響,發行書籍/黨綱《創意丹麥》(Det kreative Danmark)。
目前[何時?]重要議題有:
- 強烈反對政府的移民政策,尤其是「24歲規定」
- 反對政府的教育政策,推行集中化、國有化測驗與老式教育思想壓抑教師的創意、方法的自由與學生的個人發展
- 重大稅制改革,應簡化稅收制度,減少所得稅以利於更高的環境稅,減少稅收減免和提高房地產稅收。其目標在於使工作與招聘員工更具吸引力。這也意謂著該黨反對目前政府的「稅務凍結」-禁止任何增稅,還改變了稅收模式。
Remove ads
黨內衝突
2007年,部分黨內重要人士批評策略過於左傾且過度依賴社會民主黨。
2007年5月7日,奈瑟·卡德(Naser Khader)與安德斯·薩繆爾森退黨籌組政黨新聯盟,後更名為自由聯盟。[5]
在隨後的辯論中,該黨第一次疏離社民黨,但再次引起黨內批評,又重新回到反對黨角色。
2009年1月6日,西蒙·艾米爾·阿米茲博(Simon Emil Ammitzbøll)退黨成立公民中心(Borgerligt Centrum)。2009年1月,他加入自由聯盟。[6]
2007年大選
2007年6月15日,媒體報導瑪格莉特維斯塔格將成為新任領袖,該黨會重新思考其策略並與左右兩派組閣的可能性。[7]
維斯塔格在大選期間澄清,該黨只會支持社民黨領導的聯合政府。2007年議會選舉,該黨拿下9席,得票率5.1%。
2011年大選
2011年丹麥議會選舉,社會自由黨與社會民主黨、社會人民黨和紅綠聯盟組成「紅色集團」。該黨得票率9.5%,席次從9席成長至17席。
選後,社會自由黨加入社會民主黨黨魁赫勒·托寧-施密特領導的中間偏左執政聯盟。
與其他政黨關係
社會自由黨傳統上將自己定位在中間派,但從九零年代起,該黨大多與社民黨合作,因此主要支持議會左派。2007年大選,與自由黨/保守黨中間偏右聯合政府合作的可能性成為黨內辯論的重大議題。2011年大選,該黨維持對社民黨的支持,但也清楚表態能與左右兩派合作的立場。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