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巴噶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竹巴噶舉,也作主巴噶舉,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支系之一,始於帕摩竹巴弟子林熱巴·白瑪多吉,形成於藏巴甲熱·益西多吉,以注重苦修為特點。這一派是不丹的國教。
歷史
藏巴甲熱·益西多吉是帕竹噶舉派大師林熱巴·白瑪多吉的弟子。1189年,藏巴甲熱在拉薩西南的朗木山溝興建竹寺,藏語「竹」意為「龍」或指「雷聲」,據說建寺時聽到巨雷三聲,另一說是藏巴甲熱看到有龍女在此地出現,故以「竹」命名該寺。竹巴噶舉派因竹寺而得名。藏曆水牛年(1193年),藏巴嘉熱在江孜熱龍修建熱龍寺,是帕竹噶舉的主寺之一。
竹巴噶舉派鼎盛時期,勢力遍及全藏,在藏地出現了「藏人一半是竹巴」的局面[1][2]。格魯派興起後,竹巴噶舉失勢,但後來大量傳入不丹,成為很多不丹國民信仰的藏傳佛教派系。
支系
寺廟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