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主權民主
俄罗斯政治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主權民主(俄語:Суверенная демократия)是俄羅斯的政治術語,是普丁治下俄羅斯國家權力體系的特徵,[1][2]為俄羅斯式的政治民主模式。[3]該詞最早由弗拉季斯拉夫·尤里耶維奇·蘇爾科夫在2006年2月22日於統一俄羅斯黨集會演說中提出[1],據他所言,主權民主的定義為,由多元的俄羅斯國家控制和決定社會中的政治權力和決策,目的是使社會中的所有公民和社會團體實現物質充裕,享受自由與公平。[4]俄羅斯科學院國際安全問題研究所在《民主的概念和定義》中認為,主權民主與自由民主制一樣,均為民主形式之一。[5]
闡述
維塔利·特列季亞科夫(Вита́лий То́виевич Третьяко́в)發表文章稱,主權民主是普丁政治哲學的語言和基本公式。[6]
維塔利·伊萬諾夫(Иванов Виталий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著有多篇介紹主權民主的文章,他解釋道:
2006年10月,俄羅斯科學院國際安全問題研究所出版《民主的概念和定義》一書,認為自由民主制只是民主制度的眾多變體之一,而主權民主與自由民主一樣,也是民主形式之一。[5]
俄羅斯法學家瓦·佐爾金提出,主權民主應當稱為是「自主發展著的民主」,俄羅斯的民主之路應當很好地將自由、民主、權威等因素結合起來。[3]
評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發表文章,表示主權民主是針鋒相對、對沖西方濫用民主,堅持主權穩定、反擊西方雙重政治標準。主權民主是俄羅斯政治發展道路的新探索,體現了俄羅斯的政治共識:消除政治混亂,實現政治穩定,通過政治權威維護主權、鞏固國家。[8]張樹華認為,主權民主是對自由民主制的質疑,且是對戈巴契夫時期對西方模式的崇拜的拒絕。[3]
2014年,劉瑩在《普丁的國家理念與俄羅斯轉型》一書中表示,主權民主的實質是維護國家主權、奉行獨立政策、不照搬西方模式,走俄式的發展道路,是俄羅斯政治民主化的階段性理念。[9]
2006年7月19日,戈巴契夫批評俄羅斯杜馬選舉制度變更時表示,「這些立法不能用『主權民主』或者『管理民主』的概念來解釋。當國家和人民的安全遭到威脅時,才應該存在對某些權利的暫時的、必要的限制,而這些限制不應該像『主權民主』的理論那樣被確立為一個原則。這些理論的定義扭曲了民主的本質,正如『社會主義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概念扭曲了民主一樣。」[10]
2006年7月24日,時任第一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採訪中稱,「如果將一些限定詞附加到『民主』前面,聽起來會有些奇怪,這意味著我們在談論一種非傳統的民主。」[11]
2006年8月29日,俄羅斯前總理米哈伊爾·卡西亞諾夫表示,主權民主理論的目標很明顯,就是「不惜一切力量集中政治權力和財產,其後果是民粹主義的勝利和對法治、民主與市場經濟的背離。」[12]他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有觀眾發言稱,民主和主權民主的區別,就是椅子和電椅的區別。[13]
2007年,美國歐洲和歐亞事務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弗里德(Daniel Fried)在採訪中稱,「當人們在民主面前貼上標籤時,我會感到緊張。主權民主、管理民主、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雅利安民主、伊斯蘭民主——我不太喜歡形容詞。管理民主聽起來不像民主,主權民主在我看來毫無意義。」[14]
Remove ads
2020年,迪馬·科爾圖科夫(Dima Kortukov)著書稱,主權民主的概念在2006-2008年主導了俄羅斯的政治話語,但此後失去了大部分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了突出的地位。[1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