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主父偃(前2世紀?—前126年,姓主父名偃),西漢齊國臨菑人(現山東省臨淄區),西漢武帝時大臣。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
生平
元光元年(前134年),主父偃入關見衛青。衛青推薦,未獲漢武帝任用。他與徐樂、嚴安亦俱上書言世務。書奏,漢武帝召見三人,謂曰:「公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於是三人皆爲郎中。主父偃數上疏言事,遷謁者、中郎、中大夫。歲中四遷。
漢武帝為了加強皇帝的專制權力,在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僚機構之外,另在宮中設立內廷。主父偃在內廷備武帝顧問,對當時的政治頗有影響力。主父偃幾次上疏,都能切中時弊。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封子弟為侯,王國封地被分割,諸侯權力大減。
由於主父偃很得武帝賞識,朝野大臣怕他在帝前進讒,故多向他行賄,「賂遺略千金。」有人稱他「太橫矣」。主父偃聽後很得意地引用伍子胥的名言說:「我年老力竭卻壯志難酬,只好倒行逆施了。」主父偃的解釋是:「我十五歲綁起頭髮出外讀書四十幾年,沒有成就,雙親不認我這個兒子,兄弟不接納我,賓客拋棄了我,我已經倒楣很久了。而且大丈夫活著不能五鼎食,不如就五鼎烹而死好了。」
時漢武帝同母異父的姐姐修成君金俗得王太后的寵愛,修成君有個女兒名叫「娥」。外祖母王太后想把「娥」嫁給諸侯王。王太后身邊的宦官徐甲是齊國人,請求出使齊國讓齊王劉次昌上書請娶「娥」為王后。王太后高興,派徐甲去齊國。主父偃知此事,就趁機托徐甲進言讓自己的女兒也充入齊王的後宮。徐甲對齊厲王母紀太后說了,紀太后大怒:「王有王后,後宮也已具備,你徐甲是齊國貧人,做了宦官,入事漢朝朝廷,對朝廷一點幫助也沒有,還想來擾亂我齊國王府!而且主父偃又是甚麼角色,也想讓女兒進入我們後宮!」徐甲回返朝廷,便回報太后:「齊王願意娶『娥』為王后,但恐怕如同燕王。」徐甲說到燕王,是因為當時燕王劉定國剛因與女兒、妹妹通姦被處死、除國,且齊王確有和姐姐亂倫之舉。王太后因此生氣,不再打算把「娥」嫁到齊國。主父偃也因此和齊國有隙,趁得寵之際告發齊王亂倫,武帝拜主父偃為齊國國相,以查問此事,齊王畏罪,仰藥自殺,武帝一怒,廢除齊國。
趙王劉彭祖與主父偃素來不睦,後來趙王怕主父偃報復,首先發難,上告主父偃逼死齊王以及接受各諸侯王賄金,漢武帝大怒,下令減宣徹查,丞相公孫弘認為:「齊王畏罪自殺還絕後,國土都被朝廷併吞了。如果不殺了主父偃,沒辦法向天下的民怨交待。」於是主父偃被族誅。
家庭
- 父親:主父□
- 母親:□氏
- 兄弟:主父□
- 妻子:□氏(棄市)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