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東德水電站

中国西南地区的水电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东德水电站map
Remove ads

烏東德水電站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座大型水電站,壩址位於四川省會東縣雲南省祿勸縣交界的金沙江幹流上,是金沙江下遊河段開發規劃4個梯級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中的第1級,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和改善下游航運條件等綜合效益。

快速預覽 烏東德水電站, 國家 ...

烏東德水電站是中國裝機容量第四大、世界第七大水電站。大壩採用混凝土雙曲拱壩,是世界上首座全壩應用低熱水泥混凝土澆築的特高拱壩,也是世界上最薄的300公尺級特高拱壩,壩高270公尺,平均厚度40公尺,厚高比僅為0.19。[3]水電站正常蓄水位975公尺,總庫容74.08億立方公尺,調節庫容30億立方公尺,防洪庫容24.4億立方公尺,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單台機組為85萬千瓦,左右岸各6台。年平均發電量389.1億,工程靜態投資336億元。[4][5]水電站首批機組經過72小時試運行,於2020年6月29日正式投產發電。按照計劃,全部12台機組將於2021年7月實現投產發電。全部機組投產後將成為中國南方電網供電範圍內調管的最大水電站。[6]

烏東德水電站是西電東送重要項目之一,滿足華東華中經濟發展的用電需求;配合三峽工程提高長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充分發揮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Remove ads

構成

烏東德水電站主體建築物由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引水發電建築物等組成。[7]擋水建築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混凝土澆築總量270萬立方公尺,壩頂高程988公尺,最大壩高270公尺,壩頂上游面弧長326.95公尺,厚高比僅0.19,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薄300公尺級特高拱壩。[8]大壩壩軸線下游約363公尺還建有一座二道壩,為一道混凝土重力壩,與水墊塘一起構成大壩的洩洪消能建築物。[9]泄水建築物主要由壩身5個表孔、6個中孔及左岸3條洩洪洞組成,[10]以壩身洩洪為主,岸邊洩洪洞為輔的方式洩洪。電站廠房布置於左右兩岸山體中,均靠河床側布置,引水發電系統均採用岸塔式進水口、首部式地下廠房,單機單管供水,地下廠房、主變室、尾調室平行布置,尾水採用兩機一室一洞,左、右岸地下廠房各布置6台單機容量850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200MW。[11]1~6號機組位於左岸廠房,7~12號機組位於右岸廠房。主廠房長度333公尺,寬32.5公尺,高89.8公尺,地下電站廠房的高度目前為世界第一。

Remove ads

建設

1950年代,長江水利委員會對長江幹流進行水資源查勘,其中就包括烏東德壩址區域。之後的歷次金沙江流域規劃方案都推薦將烏東德作為金沙江下游第一級進行開發。2002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獲得包括烏東德水電站在內的金沙江下游4座水電站開發權。[12]2010年,《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查,[13]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電站建設前期工作。2015年12月24日,項目主體工程正式全面開工。[14]

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巨大,涉及地方政府、設計、監理、施工及服務保障等參建單位近40家。[15]其中設計單位為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16]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旗下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葛洲壩集團三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擔了主體大壩工程、左岸地下電站等13個標段施工任務,約占烏東德水電站主體施工任務的75%。[17]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局承擔右岸地下廠房土建項目。[18]

建設過程主要節點:

  • 2013年8月15日右岸主廠房正式開挖[18]
  • 2014年12月31日左岸導流洞實現過流[19]
  • 2016年12月18日完成了大壩壩基開挖[19]
  • 2017年3月16日大壩工程首倉混凝土澆築[19]
  • 2018年8月15日左岸地下電站首台機組(6號機組)澆築封頂[20]
  • 2019年12月19日首台轉子在左岸電站6號機組吊裝成功[21]
  • 2020年1月15日第一階段下閘蓄水[22]
  • 2020年5月4日烏東德大壩全線澆築到頂[22]
  • 2020年6月29日首批6號、7號機組投產發電[22]
  • 2021年6月16日,烏東德水電站實現全部機組投產發電[23]
Remove ads

庫區

烏東德水電站水庫總庫容74.08億立方公尺,正常蓄水位975公尺,水庫面積127.1平方公里,水庫幹流回水長度206.7公里。水庫淹沒地區涉及四川、雲南兩省的4市(州)、10個縣(區)38個鄉鎮(街道辦)89個行政村(社區)。[2]由於庫區所在地人口密度較低,單位裝機容量搬遷安置人口要遠遠低於三峽水電站。工程建設徵地總面積138.65平方公里,規劃搬遷安置人口32182人。

成昆鐵路攀枝花元謀區間部分線路亦位於蓄水區內,為此三峽集團和鐵道部於2010年簽訂實施協議書,鐵道部對相關路段進行改線[24]2020年5月25日,原成昆鐵路紅江大灣子師莊新江4個車站撤銷[25],車站及線路設備設施隨後被拆除。[26]

交通

烏東德水電站對外交通由左岸進場(四川側)的會東至河門口公路(簡稱「會河公路」,規劃為輔助道路)、右岸對外交通(雲南側)的半角至新村公路(簡稱「半新公路」,規劃為主要道路)和跨金沙江的河門口大橋形成「兩路一橋」的總體布局[27]

  • 會河公路:位於四川省會東縣,公路等級為三級公路,全長44.03公里,設計路基寬7.5公尺,路面寬6.5公尺。設計行車速度30公里每小時。起自鰺魚河大橋,終點為烏東德場內河門口大橋,含大中橋12座(連續剛構橋3座)、隧道6條,橋隧比28.7%。2012年5月開工,2016年10月完工。
  • 半新公路:位於雲南省祿勸縣,全長28.16公里,設計標準為三級公路,設計速度40公里每小時,路基寬度10公尺,行車道寬7.5公尺,路肩寬0.75公尺,路面橫坡坡度2%,路肩橫坡坡度3%。起自皎平渡鎮半角村接祿大二級公路,終點為烏東德場內河門口大橋,含大中橋10座(連續剛構橋1座)、隧道7條,橋隧比49%。2013年8月開工,2017年8月完工。
  • 河門口大橋:位於壩址上游約6公里處,橫跨金沙江,左岸通過場內高線路與會河公路連接,右岸順接半新公路。大橋為連續剛構橋,全長522公尺,橋型布置為135+240+135公尺,橋面寬12公尺,設計行車速度40公里每小時。2014年5月開工,2019年3月完工[28]
Remove ads

老鷹窩隧道

是半新公路最長的特長單洞雙向行車隧道,全長5310公尺,建築限界寬度為9公尺,高度為5.5公尺,採用縱向式通風,設置施工支洞,運營後兼做逃生通道使用[29]

圖集

參見

備註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