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第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第河
Remove ads

烏第河(俄語:Река Уда́)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圖古爾-丘米坎區的河流,源起賈格得山脈,從安揚賈河和塔克桑河匯流處起稱烏第河,全長457公里,流域面積61,300平方公里[1][2],注入鄂霍次克海烏第灣。流域內主要村莊有丘米坎、雷巴爾卡、托羅姆、安特坎等。

快速預覽 烏第河, 流域 ...

歷史

烏第河歷史上又名兀的河、烏地河、烏達河和烏特河。1638年,伊萬·尤里耶維奇·莫斯科維京阿爾丹河馬亞河到達了烏利亞河的河口,觸及到了鄂霍次克海。他的支隊在陶伊河至烏第河間的海岸探險。1681年,在烏第河上建造了一所小屋過冬,成為了今天烏德斯科耶俄語Удское村的基礎[3]。在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規定:「惟界於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諸川流及土地,應如何分劃,今尚未決。此事須待兩國使臣各歸本國,詳細查明之後,或遣專使,或用文牘,始能定之。」烏第河與外興安嶺之間土地遂成為主權待議地。俄國對外東北地區的滲透從未停止。1806年,學者伊萬·伊萬諾維奇·列多夫斯基俄語Редовски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在收集植物收藏品時路過了該河。1844年至1845年間,亞歷山大·馮·米登多夫率隊在該河河谷探險。1858年中俄簽訂《璦琿條約》後,該河及其流域完全成為成為俄羅斯領土。1895年至1898年間,卡爾·伊萬諾維奇·博格丹諾維奇俄語Богданович, Карл Иванович的探險隊訪問了這一地區[4]

Remove ads

水文

該河的流域面積在該邊疆區內是第二大的,僅次於黑龍江,在全俄排名第29位[5]。河源處於賈格德山脈的北坡[6],河道蜿蜒曲折,洪泛區被沼澤覆蓋。下游寬達500米,通過三條河道入海。漲潮時,河口處形成一片水面,寬達兩三公里。水流均速5公里每時[7]。季節變化大,無春洪,流域內積雪厚度相對低,日照強烈。夏季易發洪水,可持續2至3天。水量中64%來自降雨,11%來自降雪,還有25%來自地下補給。長期平均流量510立方米每秒,16.096立方千米每年。春季的流量占年徑流量的15%。水濁度達50克每立方米,鹽度小於50毫克每升。水質較好,含碳氫化合物類和鈣族礦物[5]

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