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查德湖
非洲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查德湖(卡努里語:Sádǝ,法語:Lac Tchad,英語:Lake Chad),是一個位於非洲中西部奈及利亞、尼日、查德和喀麥隆交界處的淡水湖泊,也是西非重要的濕地生態系。查德湖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在19世紀曾是一個面積28,000平方公里的大湖,但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引水導致查德湖在1970年代中期後大幅減小,面積在2,000到5,000平方公里之間波動,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和社會問題。
歷史
查德盆地由非洲地盾凹陷而成,地處盆地中央的查德湖為第四紀古查德海的殘餘[1][2][3],其面積在公元前39,0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間經歷了四個鼎盛時期,在地層中留下了厚厚的矽藻土和湖相沉積[1]。歷史上的最大面積約為340,400平方公里,體積約為13,500立方公里,最大深度約為160公尺,湖面海拔約325公尺,經凱比河注入貝努埃河,最後通過尼日河流入大西洋[4]。
查德盆地包含西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居住的證據,查德湖地區在公元前500年就有人定居,主要考古發現包括薩奧文明[1]。根據克勞狄烏斯·托勒密的記錄,羅馬將軍塞普蒂米烏斯·弗拉庫斯於公元50年率軍遠征撒哈拉沙漠,翻越提貝斯提山脈,到達了被稱為「河馬和犀牛湖」的查德湖以北,商人尤利烏斯·馬特努斯於公元83年前後率領探險隊通過相同的路線,從查德湖將一頭犀牛帶回羅馬[5][6]。
在中世紀查德湖周邊出現了一些王國,湖區則成為了拒絕融入這些王國的部族的避難所。由於伊斯蘭教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擴展以及阿拉伯人對地理探索的興趣增加,查德湖被記錄在9世紀至14世紀的許多阿拉伯著作中。隨著歐洲學術界和商界對非洲日益增長的興趣,19世紀的歐洲人對查德湖地區進行了大量描述,並在1898年至1909年間對查德湖進行了三次科學考察。[1]
Remove ads
地理

查德湖被一道天然攔截壩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湖盆底部海拔275.3公尺,南部湖盆底部海拔278.2公尺,當南部水位超過海拔279公尺時才會流入北部[7]。南部在沙里河入湖口持續存在開放水域,水域的西部被蘆葦沼澤所覆蓋[8],東部水域中沒有被完全淹沒的沙丘形成了群島[3]。南部湖盆的平均深度在0.5至2公尺之間,北部湖盆在0至1.8公尺之間,東部群島區在0至2公尺之間[9]。
查德湖流域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有沙里河、恩加達河、約貝河等注入[1][3]。湖泊的水源補給存在季節性,大部分來自流域南部阿達馬瓦高原的降水,經沙里河和洛貢河輸送到湖盆,二者貢獻了查德湖河流總流入量的95%,而約貝河僅貢獻不到2.5%,經地下往東北約400公里處的博德萊窪地滲流的湖水帶走了大部分的鹽分,使查德湖的含鹽度保持在較低水平,其西南部均是淡水,含鹽量最高的東北部也只是略帶鹹味[2][10]。
查德湖地區平均年降水量330公釐,南岸年降水量平均為560公釐,北岸約為250公釐,雨季最高溫度為30°C,在10月和11月進入旱季時最高溫度升至32°C以上,晝夜溫差幾乎是雨季的兩倍,在12月和1月夜間最低氣溫有時會降至8°C。四月通常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氣溫偶爾會達到40°C,最低水位出現在6到7月,最高水位在11到12月,表水溫度在19°C到32°C之間。[1][3]
Remove ads
水文

查德湖流域是全球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流域之一,大氣環流的微小變化會對查德湖流域的降雨量造成極大影響,再加上查德湖是內流的淺湖盆湖泊,表面積對入湖水量的變化非常敏感,故氣候變化對其面積的影響非常大[11][12]。過度放牧和森林砍伐造成的植被喪失導致的乾燥氣候以及從入湖河流過度引水的大型灌溉項目是查德湖萎縮的主因[13]。
1870年,查德湖的面積約為28,000平方公里,湖水在雨季時能夠順加扎勒河流出,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查德湖的面積發生短暫萎縮,又在20世紀中期達到新高並再次從加扎勒河溢出[1]。20世紀60年代末在撒赫爾地區開始,並在1972年和1984年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的乾旱被認為與植被減少、全球暖化和海面溫度異常有關[11],在此期間查德湖的面積大幅萎縮,此後在2,000到5,000平方公里範圍內波動[7]。
從1966年6月到1973年1月,查德湖的面積從22,772平方公里縮小到15,400平方公里[13],1975年進一步縮小到4,398平方公里[7],1994年2月僅為1,756平方公里[13]。此後查德湖的面積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並有小幅增長的趨勢[14],1995年至1998年在1,200到4,500平方公里範圍內波動,2000年面積一度達到5,075平方公里[7],2013年至2016年的平均水域面積約1,876平方公里,其間最大面積為2015年7月的2,231平方公里[15]。
生態

奈及利亞在湖區設有查德盆地國家公園,該國和喀麥隆建立了8,225平方公里的查德湖拉姆薩爾濕地[16]。湖南部的濕地植物主要有紙莎草等,蘆葦多生長在鹽度較高的北部,漂浮植物大薸有時會覆蓋大片水域,洪水時間長的南岸生長有紅苞茅等[16]。湖區永久植被的面積隨著水位下降和氣溫升高從2000年的約3,8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約5,200平方公里[17],周圍的茂密林地也演替為生長金合歡、猴麵包樹、棕櫚和印度棗的疏林地帶[1]。
查德湖永久或季節性棲息著琵嘴鴨、埃及雁和非洲禿鸛等數百種鳥類[1],是歐洲鴨科和涉禽的重要越冬地,湖岸分布有草原鷹和靴隼雕等猛禽[16],一次在湖上可以觀察到超過一百萬隻流蘇鷸[18]。曾經常見的大型哺乳動物包括稀樹草原的赤額瞪羚、蒼羚、赤猴、條紋鬣狗、獵豹和獰貓,濕地則分布有非洲象、水獺、河馬、林羚和赤羚,目前大部分大型哺乳動物已被獵殺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牛[16]。
整個查德湖流域擁有179種魚類,其中127種與尼日河流域相同,85種與尼羅河流域相同,47種與剛果河流域相同,有84種魚類分布在湖水中[2]。洪水的季節性湧入與氣溫的季節性升高相結合,導致鹽度降低、渾濁度增加和營養水平增加,催化了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數量的激增,使得大型魚類季節性地在流域內遷徙,在洪水到來時到富饒的洪泛區覓食和繁殖[8]。
Remove ads
開發

查德湖流域內現有三千多萬居民,湖周邊有70多個民族,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100人的南岸,他們的灌溉、養殖、畜牧和飲用都依賴查德湖的水源[10]。1970年代的乾旱以來湖底裸露出無需灌溉和施肥即可種植的土壤,被開墾為用以種植玉米、豇豆、水稻、高粱等作物的圩田[19],農民從種植小麥等旱作作物為主轉為以水稻類的高需水作物為主,造成土壤鹽鹼化和水體富營養化現象更加嚴重[10]。
與此同時,沿岸國家和族群爭奪水源和土地的衝突也不斷升級,沿湖四個國家均面臨極端貧困的問題[10]。入湖河流上游建設的大壩改變了季節性洪水的時間和範圍並擾亂了魚類的遷徙,導致查德湖最主要的漁獲貝爾鮭脂鯉和尼羅尖吻鱸的族群數量急劇減少,捕撈量也大幅降低[2][18]。由於難以滿足生計,部分當地居民捲入毒品和軍火交易,甚至滋生了博科聖地等恐怖組織[10]。
喀麥隆、尼日、奈及利亞和查德於1964年5月22日成立了查德湖流域委員會,中非共和國於1996年加入,利比亞於2008年加入,委員會總部位於查德恩加美納,委員會的任務包括管理查德湖及其水資源,保護生態系,促進查德湖地區的區域一體化、和平、安全和發展[20]。周邊國家對查德湖的補水計劃包括建造一條2,400公里長的運河,每年從剛果河流域向沙里河流域輸送1,000億立方公尺的水,並利用沿線修建的一系列水壩來發電[2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