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鄉土中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農村的作品,共由14篇文章組成。最初在1947年7月,「雜話鄉土社會」系列文章在《世紀評論》上連載。1948年4月,系列文章作為「觀察叢書」的一種結集出版。1948年6月至1949年1月,加印五版。

1957年,費孝通被中國共產黨打成右派,《鄉土中國》等作品無法出版,直到1980年費孝通平反;在處於戒嚴時期的台灣,被認為支持中國共產黨政府的作家遭封殺,而費孝通的作品亦受限,只能在民間流通。[1]1985年6月,人民出版社三聯書店編輯部再版[2]。1992年英語譯本出版。

該書本為費孝通在西南聯大雲南大學所講「鄉土社會學」時的上課內容,輯錄而成一書[2]。在此書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理論上的概述和分析,較為全面的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而「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繪,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生活的各個方面。」

Remove ads

內容

全書共14篇文章及一篇《後記》。費孝通在《後記》落款「三十七年二月十四日於清華勝因院」。1985年人民出版社三聯書店編輯部重刊本中,新增一篇《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費孝通在《重刊序言》記述了重刊的基本經過,落款於(1984年)10月11日[2]

  • 目錄
  • 鄉土本色  
  • 文字下鄉  
  • 再論文字下鄉  
  • 差序格局   
  • 系維著私人的道德   
  • 家族   
  • 男女有別   
  • 禮治秩序   
  • 無訟   
  • 無為政治   
  • 長老統治   
  • 血緣地緣   
  • 名實的分離   
  • 從欲望到需要

反響

《鄉土中國》出版僅數年後就在大半個中文世界被封殺,但如今它是費孝通最為人熟讀的書籍之一。紐約時報稱該書為「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的一塊基石」。[3]加里·漢密爾頓(Gary Hamilton)和王政在《鄉土中國》的英譯版簡介中稱費孝通的散文「使人放下戒心」。他們還指出費孝通對西方社會學思想有很深的理解,借鑑了埃米爾·涂爾幹喬治·賀伯特·米德威廉·詹姆士等西方思想家的成果。加州大學出版社(本書英譯版出版社)稱《鄉土中國》「精煉又通俗」並「很可能對西方社會學理論家產生廣泛影響」。[4]漢密爾頓說:「這本書使得很多西方人得以了解中國。」[5]

現今在中國大陸,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將《鄉土中國》一書選入,並將其作為「整本書閱讀」單元。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