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乾隆御碑 (南京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乾隆御碑 (南京市)map
Remove ads

乾隆御碑,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境內的一個清代碑刻,2006年6月入選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2]

快速預覽 乾隆御碑, 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該碑刻記錄了清朝乾隆帝南巡時所題的兩首紀游詩[3]乾隆帝曾六次下江南,並三次登臨雨花台遊覽當地名勝。在每次遊覽時,乾隆帝都為雨花台題寫了七言詩,他另為雨花台題寫有一首詞。乾隆帝題寫的四首詩詞被鐫刻在石碑的四面,並保存至今。[4][5]

1962年,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對乾隆御碑所在的御碑亭進行了修繕。文化大革命期間,南京文管會的工作人員為避免乾隆御碑被損壞,一度將其埋入地下,至文革結束後方恢復原樣[6]。2000年代,乾隆御碑作為雨花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被南京市有關部門進行翻修[7]。2006年6月10日,乾隆御碑入選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2]

建築

乾隆御碑有碑身、碑額、碑座三個組成部分,高2.55米,寬0.8米,碑額雕有二龍戲珠的雕像,正面為乾隆帝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初題寫的《雨花台》七言絕句,背面為乾隆所提的《雨花台口號》,右側是乾隆帝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第二次登上雨花台時所題寫的七言律詩《雨花台》,碑左側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第三次登上雨花台時題寫的七言絕句。[5]

另附乾隆所題寫的四首詩詞原文:[5]

雨花台
崇岡跋馬晚春晴,
憑纜遺台觸慨情。
縱使雲光致花雨,
可能末路救台城。

——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御碑正面,乾隆十六年

雨花台口號
崔巍雨花台,跡傳梁武帝。雲光講經致雨花,台城不救嗟何濟?
文殊問詢維摩處,乃有天花散天女。一之為甚可再乎?著者空槌塗毒鼓。憑纜遺台觸慨情。

——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御碑背面

雨花台
梅崗東麓雨花台,
聞道談經曾致來。
豈識維摩不著座,
爭如太白只銜杯。
六朝坊市誰興廢,
九道江流自漩回。
未審苑城偶南望,
可應追悔此為哉。

——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御碑右側,乾隆二十七年

聞道文殊問病由,
雨花摩詰座無留。
法師便果誠能致,
已落人間第二籌。

——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御碑左側,乾隆三十年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