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齒魨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二齒魨科(學名:Diodontidae)是條鰭魚綱魨形目的一個科。
Remove ads
分布
特徵
本科魚類體短呈圓筒形,背部平廣有氣囊,腹部能膨脹,體密被由鱗片變成之強棘,無腹鰭及側線,背鰭、臀鰭短而圓,有發達的內齒板,鼻瓣為短觸角狀,每側1枚。有些種類是有毒的,其內臟含有河魨毒素,例如卵巢和肝臟。這種神經毒素的效力至少比氰化物強 1200倍,是由從魚的飲食中獲得的幾種細菌產生。
分類
二齒魨科下分7個屬,如下:
- 黑斑異短刺魨(Allomycterus pilatus)
- 雙葉魨(Dicotylichthys punctulatus)
- 四帶異棘刺魨(Lophodiodon calori)
- 羊刺魨(Tragulichthys jaculiferus)
生態
棲息在岩礁、珊瑚礁淺水暖水域,行動緩慢,晝間多棲息洞中或石堆中,平時棘全倒貼在身上,遇危急時才會鼓脹身體,豎起全身強棘,使捕食者無法吞食。屬肉食性,以堅硬的齒板,咬碎貝類、棘皮動物和甲殼類ref name="AM"/>[1][2]。繁殖季在春夏之間,通常在黃昏,雄魚會頂雌魚腹部,由一尾或兩尾雄魚將雌魚頂到水面,若雌魚未產卵會立即潛入海底,但雄魚又會來頂,如此重複數次後,雌魚就在水表面排卵,雄魚立即排精。受精卵漂至外海孵化,幼魚隨海藻飄回沿岸定居。
經濟利用
由於遇到危險會鼓脹身體,豎起全身硬棘,非常有趣,其表皮常被人剝製風乾成吊燈,在各地海產店供售。另外也可當作觀賞魚,飼養在水族箱,不具食用價值。
圖庫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