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文秀起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杜文秀起义
Remove ads

雲南回變,又稱杜文秀起義,是1856年發生在清朝雲南省的一次大規模回族穆斯林武裝的暴動,1872年被清軍鎮壓。

快速預覽 雲南回變, 日期 ...

背景

據傳19世紀,為爭奪土地和礦權,雲南的漢族地主商人和回族地主商人之間發生的衝突,這些衝突日益激化。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保山縣發生永昌漢、回互鬥事件。杜文秀等人先後前往昆明北京上訴,都未得滿意答復。[1]

過程

咸豐六年(1856年),臨安府治所在今建水縣)因礦權糾紛發生漢、回衝突,衝突蔓延到昆明等地。雲南巡撫下令對滋事回民,格殺無論。此舉激起雲南各地回民的反抗。8月,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小圍埂村聚眾起義。叛軍攻克大理,並以此為根據地建立政權,杜文秀任「總統兵馬大元帥」,宣傳響應太平天國,建立大理政權,廢除清朝年號,制定「遙奉太平天國南京號召,革命滿清」和「聯合回漢一體,豎立義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剪除貪污,出民水火」的綱領,規定各民族之間一律平等的原則[2]

同治六年(1867年),杜文秀政權已占有雲南一半的地區。同年杜文秀派二十萬大軍包圍昆明,但久攻不下。

同治八年(1869年)清軍反攻,叛軍失利,退回滇西,這次失利成為叛亂失敗的轉折點。

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軍圍困大理,杜文秀服毒自殺,叛亂失敗。

影響

起義失敗後,雲南多地的回民遭到清政府屠殺。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