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刑
中国古代五种刑罚的统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刑是漢字文化圈古代五種刑罰之統稱,在不同時期和地區,五種刑罰的具體所指皆不相同。在西漢文帝前,五刑指墨、劓、刖、宮、大辟;漢文帝廢除肉刑之後,五刑則指笞、杖、徒、流、死。五刑是對東亞古代刑罰的部分概括,不代表全部刑罰制度。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21年5月28日) |
起源
五刑最早源於有苗氏部落,另有一說源於上古時代蚩尤領導的九黎族。有苗氏亡於夏啟後,夏啟將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損益,形成了墨、劓、刖、宮、大辟五種刑罰,並使之成為主要的刑罰體系。自夏以後、商、周及春秋之際,五刑一直被作為主體刑而廣泛使用。先秦時期的五刑在漢文帝時期因為緹縈上書而被廢除,由笞刑等處罰替代。笞、杖、徒、流、死五刑則始於南北朝的北齊律,為隋唐即後世沿用。
中國的五刑
對女性犯人,其他非正式的刑罰還包含:
日本的五刑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