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經臆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經臆說》,為明朝大儒王陽明哲學代表著作之一。《五經臆說》是王陽明遭遇貶官,在中國西南偏遠之地擔任驛丞時所作。

歷史背景

王陽明因彈劾大宦官劉瑾,遭貶官至貴州龍場(今屬貴陽)驛站擔任驛丞。王陽明著《五經臆說》,時年37歲,是其第一部哲學專著。王陽明認為,對《五經》原旨的解讀,不必拘泥於古人。王守仁於是默記下《五經》的內容,並結合自己的領會,給《五經》寫下注解,集成著《五經臆說》,並教授啟發自己的學生。[1]

內容

《五經臆說》主要探討了王陽明理解中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學,貫穿了王陽明「心即理」的哲學思想。[2]

後世影響

《五經臆說》是王陽明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是他「心學」研究的發端著作之一,代表了他早期的哲學成就。

參見條目

參考連接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