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項戰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項戰技,正式名稱為國軍戰技課程,早期是中華民國國軍各軍種(中華民國陸軍、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華民國空軍、中華民國憲兵)單兵都必須合格的個人基礎軍事訓練;近年來因為政治界對於訓練標準的討論,中華民國國防部多已不太要求,底線逐年放寬。
![]() |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戰技課程與體能課程,為入伍生於新兵訓練期末時的共通考試科目;但海軍艦艇兵可能會將戰技的射擊測驗換成體能的蛙式游泳。
體能五項為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三千公尺徒手跑步、引體向上、折返跑,後兩項現已不考。
戰技與體能五項的合格分數,會因男女先天不同而有差異(女性會有優待加分),但不以單位特性不同而個別提高或降低合格分數,畢竟此僅為單兵基礎訓練。
Remove ads
戰技五項
即入伍生新兵訓練時都會學習到的步槍打靶,現改為單兵基本戰鬥教練,測驗基本的姿勢與反應,有持槍但已經不打靶了。 早期制式步槍實彈射擊區分為300公尺散兵坑立姿、175公尺跪姿(有依託柱)及75公尺臥姿射擊,又稱「三線射擊」。另有「夜間射擊」,以夜間實施175公尺臥姿6發射擊,在射擊時以燈光模擬照明彈照射靶位,射手要在30秒內完成射擊,時間到後靶位關燈並停止射擊。
手榴彈投擲
由鑄鐵製練習彈改為丟木製且重量相近的假彈,區分為投遠及投準兩大項。 投遠以30公尺為及格、50公尺以上為滿百,投準再分為窗戶、散兵坑兩項,均以投入指定位置為及格。
指單兵身著戰鬥服,攜帶步槍、刺刀、水壺、鋼盔(鋼製頭盔)、S腰帶[1],腳穿軍靴跑步;後改為身著戰鬥服或運動服徒手跑步,所需時間以整連(隊)24分鐘帶回為及格,22分鐘以內為滿分。
民國87年國軍體能測驗刪除5000公尺跑步,改為3000公尺跑步,身著戰鬥服或運動服徒手跑步,所需時間以整連(隊)14分鐘帶回為及格,12分鐘以內為滿分。
簡稱五百障礙,與五千公尺武裝跑步服裝相同,但改為要求單兵通過五百公尺長的障礙場地,內有高低槓、爬竿、板牆、高跳台、跳壕溝、獨木橋與低絆網等,所需時間以4分30秒為及格,2分30秒內為滿百。過去爬竿與板牆被大多數入伍生視為畏途,但現今板牆可以改由多人合作翻過,難度下降很多,與過去要求單人獨自完成不同,而爬竿也可以自動放棄,不再強制要求完成。
刺槍術,指步槍安裝刺刀後,與敵人格鬥的技術。國軍刺槍術脫胎於中國武術的槍刺與棍打,並加入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經驗,也有參考美軍與日軍顧問的意見彙編而成。再依難易程度分為基本刺、第一教習與第二教習。
進階刺槍術因太過危險,曾有使用木槍對練時刺中心臟緊急送醫的案例;如今台灣義務役役期只有一年,國軍一般單位是不教的。入伍生測驗的刺槍術是基本刺與運用槍托攻擊的托擊法,採團體測驗,以動作是否整齊美觀、以及殺聲是否震天為評分標準,並不會真正刺到任何人。
與五項戰技有關的名詞
前身為中正盃運動會,1950年擴大為「陸海空聯勤聯合運動大會」。1950年的第一屆在國立臺灣大學舉辦時,除了陸海空三軍官兵以外,還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與內政部警政署的中華民國警察參與,故未分組;1953年的第二屆改名為「國軍運動大會」,在政工幹部學校舉辦後便單純以三軍部隊為主,此期間的國軍運動會並無定期;至郝柏村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時,改為每年3月29日青年節在臺灣省高雄縣鳳山市陸軍步兵學校舉行,所以簡稱「329大會」。
329大會,為每年國軍一年一度的大事,因為在運動會中得獎的單位,其官長會快速升官;故每年愈下,流於形式,作弊造假服用體育禁藥等傳聞不斷,因此在郝柏村轉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後縮小規模,終至停辦。總計國軍運動會自1950年始,至1994年終,共舉辦了18屆;近年雖已恢復,並以陸軍步兵學校所在的金湯營區命名為「金湯盃」,但已不再與長官的獎懲掛勾,回到早年單純的比賽。
取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訓「親愛精誠」後兩字所成立的國軍師級直屬連,非正式編制,為了應付國軍體能戰技運動大會而出現,國軍各師級部隊都從各旅中指派連隊擔任。精誠連是將同一師內的體育好手集中在一起,平日鍛鍊五項戰技,戰時或軍事演習時擔任師級戰略預備隊,不需參加其他勤務與訓練。於精實案前後,國軍師級部隊降編為旅級,所以精誠連消失;當時國軍旅級精誠連,僅有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轄下獨立六二空降旅與獨立七一空降旅。
中華民國國軍運動大會田徑成績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