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井亭橋 (安亭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井亭橋[1]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安亭街43弄西首[2]、跨安亭涇[3]南段[4],並連接安亭街和永安街二街[5],是一座明代東西向單孔石拱橋[6]。該橋長12米[4]或11.5米[7]:古橋、古墓、橋面寬3.8米、高3.6米、拱券跨徑5米[4][8]:古橋古戲台,是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6]。該橋橋名和烈女有關[9],亦有關於嚴嵩的傳說[10]。
歷史
井亭橋始建於明弘治八年(1495年)[11]:古蹟,至嘉靖二十三年,汪綬之妻張氏的婆婆教唆其姦夫侮辱張氏,張氏不從而被殺,後當局釐清案情、嚴懲首惡,後建有哀貞祠、貞烈坊、烈女亭三個建築,亭有一井,稱井亭(亭不存),後橋被稱之為井亭橋[9]。井亭橋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4]。清嘉慶八年(1803年)安亭本地人將井亭橋重建[7]:古橋、古墓,1949年後曾重修[11]:古蹟。2001年時其石欄和望柱殘缺[11]:古蹟。2000年11月,井亭橋獲公布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6]。2003年,嘉定區文物局再次修繕該橋[3],修繕後井亭橋的石欄、望柱已不殘缺[6]。
傳說明朝宰相嚴嵩獲宰相官職後曾派人尋找「龍穴之地」以安葬祖先,更保佑自己能篡奪皇位[12]。後來嚴嵩看中安亭泗涇河與漕塘河交匯處,並在交匯處四周造了四座橋組成其所謂「龍口」[12]。但其安葬祖先的前夜,八仙合力抬走了位於南面的井亭橋,將橋拋於一里路外的小安亭以破壞「龍口」[12]。
結構和布局
井亭橋橋長12米[4]或11.5米[7]:古橋、古墓、橋面寬3.8米、高3.6米、拱券跨徑5米[4][8]:古橋古戲台、拱高約3米[6],東西各有8級台階[13],為東西向單孔石拱橋[6]。井亭橋為花崗石質[13],是安亭涇南出顧浦入吳淞江、通黃浦江、最後匯入長江和東海的咽喉[13],小安亭即以井亭橋為中心[14]。橋側刻有「井亭橋」三字[13],南側橋聯柱刻有「龍門舊鎖春申渡,鴻運新開甲子年」一聯[3]。井亭橋橋欄柱柱頭呈方形[13],中間兩根橋欄柱上刻有如意、兩側四根橋欄柱刻有暗八仙以保佑來往行人[13],其亦含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意[13]。
文藝作品
清代嘉定文人王初桐曾為井亭橋兩岸居民的生活作詩[13],詩為「數廛小市一江分,魚板餳簫夾岸聞。日晚井亭南下路,釣船撐入鷺鷥群。」[1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