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歷克斯·帕迪利亞
美国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歷杭德羅·「亞歷克斯」·帕迪利亞(英語:Alejandro "Alex" Padilla,/pəˈdiːə/ pə-DEE-ə;1973年3月22日—)是美國民主黨籍政治人物,目前擔任加利福尼亞州資深聯邦參議員。他於2021年起擔任聯邦參議員。帕迪利亞曾於2015年至2021年擔任加利福尼亞州第30任州務卿,並曾任加利福尼亞州參議會和洛杉磯市議會議員。[1]
在時任聯邦參議員賀錦麗當選美國副總統後,州長葛文·紐森任命帕迪利亞填補其空缺。哈瑞斯作為新當選的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於2021年1月20日主持了帕迪利亞宣誓就職儀式。在2022年11月舉行的常規及特別選舉中,帕迪利亞在贏得哈瑞斯剩餘任期的同時還贏得了六年完整任期,他在這兩場選舉中均擊敗共和黨候選人馬克·穆瑟。[2]在黛安·范士丹於2023年9月29日逝世後,帕迪利亞成為該州資深聯邦參議員。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及教育
亞歷克斯·帕迪利亞是桑托斯和盧佩·帕迪利亞的三個孩子之一,他們分別移民自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和奇瓦瓦州,後來在帕迪利亞的出生地洛杉磯相逢並結婚。[3][4]他在洛杉磯的帕科伊馬長大,畢業於聖費爾南多谷東北部的聖費爾南多高中。[5]他於1994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位,[6]後於1995年從Coro組織的南加州項目畢業。[7]
早年職業生涯
帕迪利亞在畢業後搬回帕科伊馬,曾短暫擔任休斯飛機公司工程師,負責編寫衛星系統軟體。[8][9][10]
帕迪利亞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成員和全國拉丁裔民選及委任官員協會主席,有6,000多名拉丁裔美國官員為該協會會員。[11][12]自2005年起,他一直擔任美國糖尿病協會洛杉磯領導委員會主席。[11][13]
帕迪利亞於1995年以民主黨人的身份開始從政,部分原因是他對1994年加州187號提案的回應,該提案規定非法移民不得享受包括公共教育在內的所有非緊急公共服務。這一提案被批評為本土主義者對合法及非法拉丁裔移民的強烈反對。[14]帕迪利亞的第一份職業是擔任聯邦參議員黛安·范士丹的私人助理。隨後他於1996年擔任州眾議員托尼·卡德納斯的競選經理,於1997年擔任州眾議員吉爾·塞迪略的競選經理,於1998年擔任州參議員理察·阿拉孔的競選經理。這三位都是民主黨人,且最終都贏得了選舉。[11][15]

1999年7月1日,26歲的帕迪利亞宣誓就任洛杉磯市議員。[16]兩年後,他的同事選舉他為市議會主席。帕迪利亞擊敗了現任議員露絲·加蘭特,成為洛杉磯市議會第一位拉丁裔且最年輕的主席。[11][17]2001年9月13日,即九一一事件發生兩天後,帕迪利亞在洛杉磯市長詹姆士·K·哈恩外出期間擔任代理市長數日。[18][17]根據《洛杉磯時報》的說法,帕迪利亞代理市長一職提升了他的「政治聲望」。[18]
在擔任市議會主席期間,帕迪利亞還當選為加州城市聯盟主席,是第一位擔任該職務的拉丁裔人士。[11]
帕迪利亞從洛杉磯市議會主席的職位上退休後,於2006年擊敗自由意志黨候選人帕梅拉·布朗後當選州參議員。2010年,他以近70%的得票率擊敗共和黨候選人凱薩琳·埃文斯後連任。[19]帕迪利亞曾擔任撥款委員會、商業和職業及經濟發展委員會、政府組織委員會、勞工和產業關係委員會成員,並擔任科學、創新和公共政策特別委員會主席。他在連任兩屆後於2014年11月30日離任。[20]
2012年8月,帕迪利亞入選《舊金山紀事報》評選出的20位拉丁裔政治新星,理由是他在全國拉丁裔民選及委任官員協會中發揮的作用。[21]
2014年9月,帕迪利亞推動了後來名為67號提案的塑膠袋禁令提案。[22]該提案在2016年11月8日帕迪利亞擔任州務卿時進行了全民公決,支持禁用塑膠袋的選項獲得了53%的選票。[23]此外帕迪利亞還起草了一項要求部分餐館在菜單上披露食物熱量信息的法案,最終該提案在2008年通過。[24][25]
Remove ads
第三十任加州州務卿(2015年–2021年)

2013年4月11日,帕迪利亞宣布有意參加2014年加州州務卿選舉,接替因任期限制而無法連任的現任州務卿黛布拉·鮑文。[26]預計他將與民主黨同僚余胤良展開黨內競爭,但余胤良因敲詐勒索重罪被捕而放棄競選。[27]帕迪利亞於2014年11月4日的選舉中以53.6%的得票率擊敗共和黨人皮特·彼得森,隨後他於2015年1月5日恰逢傑里·布朗的第四任期開始時正式宣誓就職。[28]
2017年6月29日,唐納·川普總統於5月11日成立的總統選舉誠信諮詢委員會要求各州提供2006年以來的選民登記數據,不過帕迪利亞表示加州將抗命。[29][30]
2018年11月6日,帕迪利亞以64.5%的得票率擊敗共和黨人馬克·P·穆瑟後再次當選。[31]
2020年10月16日,帕迪利亞捲入了州政府與加州共和黨之間的爭端,因為該黨在加州競爭激烈選區的教堂和槍枝店等特定地點設置了供選民提交選票的非官方投票箱。[32][33][34]帕迪利亞下令制止,他認為這些投票箱非法且無法確保選舉安全。[35][36]當地共和黨領導層拒絕遵守該命令,並表示這些選票箱是近期民主黨立法(缺乏保管鏈要求)允許的一種合法選票收集形式[35],是一種提高投票率的方法。[37]鑑於民主黨在2018年美國大選中廣泛進行上門收集選票,一些人指責其虛偽。加州共和黨隨後同意了一套收集程序,並表示某位志願者因錯誤地在投票箱上貼上「官方」標識導致了政治僵局。帕迪利亞辦公室表示仍在調查選票是否得到正確處理,並指出「政治操作員或競選志願者的無能或違法行為」仍可能導致「嚴重的法律後果」。[35][32]

2020年初,帕迪利亞宣布與黨派公共關係公司SKDK(當時名為「SKDKnickerbocker」)簽訂了一項價值3500萬美元的無招標合同,用於全州範圍的選民教育廣告宣傳活動,名為「安全投票加州」(Vote Safe California)。然而,加州審計長余淑婷以帕迪利亞辦公室沒有權限使用分配給縣政府的聯邦資金為由阻止了這筆資金的使用。儘管如此,宣傳活動仍然繼續進行。[38]該組織自稱是「拜登陣營」的一員。儘管該組織與民主黨有聯繫且曾為在加州競選的民主黨政治人物提供過服務,但仍在所謂的「緊急權力」下獲得了無招標合同,這一做法引發了兩黨一致批評。[39][40][41]霍華德·賈維斯納稅人協會持續對該協會發起訴訟,認為這一合同違反了公平競爭規則,並認為將聯邦選舉資金挪作地方選舉運營使用的行為涉嫌違法。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於2021年2月簽署了法案,將利用州政府資金對SKDK進行補償。[39]
在帕迪利亞獲任美國聯邦參議員後,紐森任命州眾議員雪莉·韋伯接替他的職位。[42]
Remove ads
聯邦參議員(2021年至今)
2020年8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選擇加州聯邦參議員賀錦麗為副總統候選人。拜登當選後,帕迪利亞被提及為哈瑞斯可能的參議院接班人。州長紐森有權任命哈瑞斯的繼任者。[43][44][45][46]2020年12月,紐森宣布他將任命帕迪利亞填補空缺,使其成為加州歷史上首位拉丁裔聯邦參議員[47],也是自1993年阿蘭·克蘭斯頓退休以來加州首位男性聯邦參議員。在猜測紐森的任命人選時,加州資深參議員黛安·范士丹表示支持帕迪利亞。[48][49]紐森任命州議員雪莉·韋伯接替帕迪利亞的加州州務卿職位。[50]
加州的拉丁裔人口占40%,大多數拉丁裔人士支持對帕迪利亞的任命,但一些黑人領袖則批評此舉,他們希望由另一位黑人女性接替哈瑞斯。舊金山市市長倫敦·布里德稱帕迪利亞的任命是「對非裔美國人社區的真正打擊」。[51]
帕迪利亞宣布他將在2022年尋求連任。他出現在兩張選票上,其中一張是決定他能否完成哈瑞斯第117屆國會剩餘任期而舉行的特別選舉,另一張則是決定其是否能贏得(自第118屆國會起)新任期的常規選舉。[52]他因州長任命而獲得的任期將在2024年11月結束,此後直到來年1月3日新國會開幕前的任期將由特別選舉決定,而1月3日之後的六年任期將由常規選舉決定。[52][53]

2021年1月20日,帕迪利亞在他的前任及現任副總統賀錦麗的主持下宣誓成為第117屆國會聯邦參議員,成為首位代表加州進入美國參議院的拉丁裔人士。他在哈瑞斯就任副總統的第一天宣誓就職,與他同時宣誓就職的還有喬治亞州新任聯邦參議員喬恩·奧索夫以及拉斐爾·沃諾克。帕迪利亞接替哈瑞斯完成其剩餘兩年任期。[52][54]隨後他向聯邦選舉委員會提交了所需文件,申請參加2022年完整任期和剩餘任期選舉,並最終在2022年11月獲勝。[53]
在任職期間,帕迪利亞提出立法,增加對加州各類公共土地的法律保護,包括聖蓋博山脈、洛斯帕德里斯國家森林和卡里佐平原國家保護區的部分區域。[55][56]帕迪利亞還提出立法,幫助沿海社區應對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帶來的洪水和侵蝕問題,以應對海岸線的變化。[57]
截至2023年底,帕迪利亞的投票與拜登立場100%一致。[58]
2025年6月12日,帕迪利亞在洛杉磯威爾希爾聯邦大樓等待與格雷戈里·吉約上將的簡報會。由於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在鄰近房間就ICE執法引發的洛杉磯抗議召開記者會,簡報被推遲。帕迪利亞請求參加發布會,並被安排坐在媒體記者與攝像機後方。數分鐘後,諾姆在發言中指責加州州政府,並表示川普政府將「解放這座城市,擺脫市長和州長對國家施加的社會主義與沉重負擔」。此時,帕迪利亞走向講台,說道:「部長女士,我想知道你為何總是誇大其詞」,隨即被特勤局特工強行帶離。他在被拖出會場、進入走廊途中大聲喊道:「我是參議員亞歷克斯·帕迪利亞,我有問題要問部長。」幾名特工將他按倒在地,FBI警察將其戴上手銬。他只被短暫拘留,隨後在大樓外對記者表示,他和司法委員會下屬小組多次要求國土安全部回應其「日益激進的移民執法行為」,卻始終未獲答覆。諾姆事後表示,她與帕迪利亞有過一次「很棒」的對話,但他當時的做法「我認為非常不合適」。[59][60][61][62][63]
Remove ads
政治立場
《華爾街日報》稱帕迪利亞在州參議會時「以親商的溫和派形象著稱」。[64]FiveThirtyEight則將他定義為技術官僚,不屬於黨內進步派或溫和派。[65]美國保守聯盟在2012年給帕迪利亞打了0%的評分。[66]2021年1月18日,帕迪利亞發布聲明支持綠色新政與全民醫保等進步主義政策。[67]
帕迪利亞支持墮胎權,並在2018年表示墮胎權「不可談判」。[68]他於2008年提出SB1770法案,要求和平警察標準培訓委員會制定處理「反生育權犯罪」案件的相關指南。[69][70]在2018年贏德州務卿初選後,他獲得了美國墮胎權組織NARAL的支持。[71]
支持跨性別權利的團體最初支持帕迪利亞,但在他投票支持禁止為軍人家庭兒童提供 性別肯定醫療後遭到了批評。[73][74][75]
帕迪利亞支持氣候行動,並在2021年10月的預算討論中表示:「氣候問題在本次或任何預算中都不能成為削減的對象。」[76]他支持綠色新政並稱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67][77]帕迪利亞在2021年獲得了環保選民聯盟的100%評分。[78]

帕迪利亞支持移民權利。[79][80]2021年1月15日,他表示支持由眾議員華金·卡斯楚提出的立法,該立法旨在加快無證移民中從事關鍵工作者的公民身份申請程序,並稱他們的付出應該讓他們「得到穩定的生活。」[79][80]
帕迪利亞因致力於擴大投票權而聞名。[81]當他於2021年被任命為聯邦參議員時,紐森稱他為「投票權的全國捍衛者」。[82]
2023年11月,帕迪利亞在參議院提出立法,授權舉行具有約束力的聯邦公投,旨在解決波多黎各的政治地位問題。這項立法詳細說明了波多黎各擺脫領地地位的過渡與實施,包括建州、獨立或與美國組成自由聯繫的主權狀態。[83]
帕迪利亞投票支持重新授權《外國情報監視法》。[84]
個人生活
帕迪利亞於2012年與安吉拉·蒙松結婚[85],他們育有三個兒子,現居住在聖費爾南多谷的波特牧場社區。[86]2015年底至2016年初,艾莉索峽谷天然氣洩漏事故迫使帕迪利亞一家離開家園。[86]
選舉歷史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