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歷山大·卡普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歷山大·謝苗諾維奇·卡普托(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Семёнович Капто,1933年4月14日—2020年4月19日),烏克蘭出身的俄羅斯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外交官,前蘇聯駐古巴大使(1986年-1988年)、駐朝鮮大使(1990年-1991年)。
Remove ads
生平
1933年4月14日出生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托馬基夫卡區上塔拉索夫卡。1955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57年畢業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大學烏克蘭語言文學專業。歷任共青團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十月區委書記(1957年-1958年)、市委書記(1958年-1960年)、州委書記(1960年-1961年),烏克蘭共和國青年報副總編輯(1961年-1963年)、總編輯(1963年-1966年),烏克蘭共青團中央第二書記(1966年-1968年)、第一書記(1968年-1972年),蘇共基輔市委書記(1972年)、州委書記(1972年-1978年),烏共中央文化部部長(1978年-1979年)、書記處書記(1979年-1986年)。蘇共中央社會主義國家聯絡部第一副部長(1988年)、意識形態部部長(1988年-1990年)。蘇聯駐古巴大使(1986年-1988年)、駐朝鮮大使(1990年-1991年)[1]。
198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2年任俄羅斯科學院社會政治研究所首席研究員,1996年至2006年任副所長。主要研究國際關係、政治社會學、職業道德、青年的社會活動等課題[2]。
2020年4月19日逝世[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