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啞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啞魯國(Aru)。15世紀蘇門答臘島上的一個小古國,《鄭和航海圖》中稱為亞路[1],《明史》中稱阿魯[2]。位於蘇門答臘東岸,大約是日里河下游(Deli river)、巴魯蒙(Belawan)附近。 [3] 此國與印尼東部的阿魯群島同名,但一西一東,絕不相同。

啞魯國王和國民都信奉伊斯蘭教。土產黃速香、金銀香,出棉布、乳酪[4]。
明永樂九年(1411年),啞魯國王速魯唐忽先,遣使臣滿剌哈三等,隨古里國使臣進貢,貢品有象牙、龍腦香[5] 。明成祖賜啞魯國使冠帶、彩幣、寶鈔。
永樂十年(1412年)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曾出使啞魯國,賜紵絲、羅紗十匹。隨鄭和使團的通譯馬歡在《瀛涯勝覽》中寫道:「其國南是大山,北是大海,西連蘇門答剌國界,東有平地,堪種早稻,米粒細小,……民以耕漁為業,風俗純樸」[6]。 永樂十七年(1421年)啞魯王子段河剌沙遣使朝貢。永樂十九年(1423年)、二十一年(1425年)再朝貢。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