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塞拜然獨立宣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塞拜然獨立宣言
Remove ads

亞塞拜然獨立宣言亞塞拜然語Azərbaycanın Ástiqlal Bəyannaməsi)是1918年5月28日在提比里斯舉行的亞塞拜然全國委員會會議中通過的聲明,宣布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獨立。

快速預覽 亞塞拜然獨立宣言, 創建日期 ...

在此之前,亞塞拜然已被俄羅斯帝國統治近一個世紀。後來,亞塞拜然受到歐洲民族主義思想的影響,人們開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認同和民族運動。自十月革命後,俄羅斯沙皇政府垮台,包括亞塞拜然在內的高加索人民成立了特別委員會,並隨後成立了獨立的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可是,聯邦成立六週後,喬治亞就宣布獨立。 兩天后,即1918年5月28日,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亦隨之宣布獨立。

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存在僅23個月,蘇聯便於1920年4月入侵亞塞拜然,並建立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10月18日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國民議會依據1918年《獨立宣言》,通過了《關於亞塞拜然共和國國家獨立》的憲法法案,亞塞拜然恢復獨立並名為亞塞拜然共和國

現今以阿拉伯文字(亞塞拜然語和法語)書寫的《獨立宣言》原件被保存在巴庫亞塞拜然國家歷史博物館,而宣言通過之日(5月28日)則被設為亞塞拜然的獨立日(舊稱共和國日)及國定假日

Remove ads

歴史

背景

在二十世紀之前,亞塞拜然人已在俄羅斯帝國的殖民統治下生活近一個世紀,從未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這是因為亞塞拜然人缺乏民族認同感,地區人民的團結大多基於其宗教信仰。[1]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末,歐洲的民族主義思想開始影響近東,俄羅斯帝國內的突厥族群開始因政府的殖民統治而發起各種民族運動[2]。至此,包括亞塞拜然人在內的高加索人民被激發出新的民族認同感,地區內的宗教影響力開始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具泛突厥泛伊斯蘭色彩的民族主義[3]。歷史學家阿瑟·楚齊耶夫(Arthur Tsutsiev) 曾表示,「亞塞拜然」一詞起初不具有「狹隘的種族或語言含義」,但在1920至1930年代蘇聯統治期間的「最終種族化」後,'亞塞拜然'一詞開始等同於「亞塞拜然土耳其人」[4]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俄國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高加索地區設立特別委員會進行管治,直到俄羅斯恢復秩序。但十月革命過後,布爾什維克於1917年11月7日掌權(O.S.10月25日),高加索地區幾乎進入無政府狀態。[5]21天後,即11月28日特別委員會被外高加索委員部取代[6]。委員部實際上是一個看守政府,因而無法進行強而有力的統治,如無權執行任何法律或法案,更需要國家委員會的軍事支援[7]

人民委員部由於不願被布爾什維克領導,開始組建自己的立法及行政機關,以便外高加索地區擁有一個合法的政府,並與當時入侵高加索地區的奧斯曼帝國進行談判[8]。1918年2月23日,委員部在提比里西建立「Seim」(「立法機關」)[9]。議會由十個政黨組成。三個政黨占主導地位分別是喬治亞社會民主黨(佔30席)、亞塞拜然穆薩瓦特黨(佔30席)及亞美尼亞革命聯盟(佔27席)[10]

3月14日,Seim與奧斯曼帝國特拉布宗舉行和談。然而,奧斯曼軍隊在休會期間再次入侵高加索地區[11]。隨後經過議會討論,大多數代表贊成政治解決方案。3月20日,奧斯曼帝國代表提議只有外高加索宣布獨立才能重返談判[12]。面對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壓力,喬治亞國民議會認為外高加索唯一的選擇就是宣布獨立[13]。4月22日,宣布獨立的議題在議會中展開討論,喬治亞人帶頭討論,他們指出,如果外高加索地區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與他們會面,奧斯曼將願意恢復和談[14]

起初,議會的意見並非一致:大多數亞美尼亞人認為,阻擊奧斯曼軍隊是當前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代表亞塞拜然利益的穆薩瓦特人則猶豫是否要與穆斯林同胞戰鬥,但亦承認獨立是確保該地區不被外國勢力分裂的唯一方法[15]。隨後,布爾什維克接管巴庫,增加了外高加索解決其國際地位的壓力[16]。最終,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於1918年4月22日宣布成立[17]。然而,獨立後奧軍依然繼續其侵略[18]。所以於1918年5月26日(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成立六年後),喬治亞民主共和國5月26日宣布獨立,兩天後亞美尼亞共和國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隨即宣布獨立,聯邦共和國土崩瓦解。[19]

Remove ads

通過獨立宣言

Thumb
紀念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成立牌匾

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解體後,已解散的塞姆穆斯林派系(即穆斯林全國委員會)[20]成員於1918年5月27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當前的政治局勢。經過長時間的討論,穆斯林全國委員會宣布成立亞塞拜然全國委員會,是亞塞拜然歷史上第一個授權立法機構[21][22][23]。在第一次會議上,穆薩瓦特黨提名馬邁德·阿明·拉蘇爾扎德為委員會主席。最終,他贏得了除伊蒂哈德穆斯林黨之外的委員會所有黨派的投票,當選為全國委員會主席[22][23]。同時,哈桑·貝·阿加耶夫(Hasan bey Aghayev)和米爾·希達亞特·謝伊多夫(Mir Hidayat bey Seyidov)當選為副主席[22]。此外,成員在會議上成立了由九名成員組成的國家委員會立法機構,負責管理亞塞拜然的不同城市,主席為法塔利·汗·科伊斯基[22]

一天後,即5月28日,全國委員會在提比里西前高加索總督宮殿二樓大廳召開會議,由哈桑·貝·阿加耶夫主持。在會議期間,成員通過及宣布成立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並簽署《民族獨立宣言》[22][24]

楚齊耶夫補充說,由於亞塞拜然的獨立宣言提到「亞塞拜然人民是主權權利的持有者」,因此「比喬治亞亞美尼亞民族更適合少數民族的融合」。 因此,亞塞拜然採取了「基於宗教的取向」,聲稱擁有其他「大量穆斯林人口」的領土,如巴統扎卡塔雷以及分別有阿扎爾人和阿瓦爾人的「達吉斯坦的部分地區」 。 所以,亞塞拜然是一個「團結外高加索穆斯林的多民族國家」[4]

亞塞拜然全國委員會

以下是亞塞拜然宣布獨立時全國委員會的成員: [25]

Remove ads

獨立宣言文本

更多資訊 原文, 中文[21][26] ...
Remove ads

註解

  1. 由於亞塞拜然全國委員會主席馬邁德·阿明·拉蘇爾扎德在會議期間正在巴統,所以由哈桑·貝·阿加耶夫暫代主席。
  2. 在1918年3月25日會議上,馬哈茂德貝約夫被列為穆薩瓦蒂主義者,然而,在1918年4月6日會議上,馬哈茂德貝約夫卻被列為無黨派人士。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