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歷山大·伊米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歷山大·賀伯特·伊米奇(英語:Alexander Herbert Imich,1903年2月4日—2014年6月8日),生於波蘭,猶太裔美國化學家和超心理學家、超級人瑞、紐約市異常現象研究中心主任。他於1952年移民至美國紐約。
2013年9月13日桑傑士·布拉斯克斯去世後,伊米奇成為美國在世最長壽男性[1]。義大利人阿圖羅·里卡沓於2014年4月24日死亡後,進一步成為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在世最年長男性[2][3]。2014年6月8日去世後日本超級人瑞百井盛成為世界最長壽男性[4]。
Remove ads
生平
伊米奇於1903年2月4日生於隸屬俄羅斯帝國琴斯托霍夫(今屬波蘭西里西亞省)。他於15歲時(1918年)與同學們一起在波蘇戰爭從軍以擊退布爾什維克[5]。據報由於他的兄長是汽車教練,因此伊米奇學習駕駛貨車以運送物資,直至布爾什維克勢力受控後才繼續上學[6]。
他於1929年獲克拉科夫亞捷隆大學頒授動物學博士學位,但他由於未能在動物學找到適合他的學術職位,他轉而攻讀化學[6]。他曾於1920年至1930年代間為波蘭超心理研究學會(Polish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一種名為「Matylda」的介質,亦曾於1932年為德國學術期刊《Zeitschrift für Parapsychologie》撰稿,但他許多未出版的手稿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遺失[7]。他的報告曾被兩本於1933年至1934年發表的英語書與期刊引用[8][9][10]。
他於二戰期間與妻子韋拉(Wela)移居至當時被蘇聯佔領的比亞韋斯托克(今屬波蘭波德拉謝省),他在當地被聘用為化學家。其後由於夫妻拒絕成為蘇聯公民,二人被送往勞改營,於戰後才獲釋。由於他的親友幾乎都於二戰期間被納粹德軍迫害至死,夫妻二人於1951年決定移民美國,並於翌年離開比亞韋斯托克[11]。
夫妻二人移民後大部份時間都在賓夕法尼亞州和紐約州兩地徘徊。為了維持生計,他曾應徵化學家,其後妻子於1965年成為心理學家後便轉而研究超心理學,妻子於1986年過世後他仍終生聚焦於超心理學[3]。在晚年開始面臨財政問題前,他更自掏腰包設立「伊米奇獎」以鼓勵在超心理學範疇有卓越貢獻的人[11]。
伊米奇在晚年撰寫許多超心理學期刊,並於1995年將其合集出版成書。他於1999年創立紐約市異常現象研究中心並自任為主任,旨在試範如何將超自然現象匯入主流科學及普羅大眾[12]。2012年109歲時,他開始將自己的畢生研究送往曼尼托巴大學檔案及特別收藏部[3]。
伊米奇於105歲時曾將自己的長壽歸功於「良好的基因、健康的飲食、不生育子女」[13]。他於2014年2月臨近111歲生日前跌傷送院,使他的111歲生日派對延遲至4月底出院後舉行[14][15]。2014年4月24日,差八天就滿112歲的義大利超級人瑞阿圖羅·里卡沓過世,使他以111歲79天之齡成為在世最年長男性,是十二年來獲得此一頭銜的最年輕者[14]。金氏世界紀錄於5月8日為他頒發「在世最年長男性」證書,當時他的護理員表示他的健康頗為良好,更認為他至少能多活兩年。[16]
伊米奇於2014年6月8日早上9時3分因自然衰老在家中離世,享嵩壽111歲124天,僅成為在世最年長男性45天,亦是截至2023年8月最近一位活不過112歲的在世最年長男性[17]。在他逝世之後,僅比他晚一天出生的日本人百井盛成為在世最年長男性[17]。他亦是最後一位曾參與波蘇戰爭的退伍軍人。[18]
Remove ads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