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歷山大·科隆納-瓦萊夫斯基

法國政治人物 (1810-186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歷山大·科隆納-瓦萊夫斯基
Remove ads

亞歷山大·弗洛里安·約瑟夫,科隆納-瓦萊夫斯基伯爵波蘭語Aleksander Florian Józef Colonna-Walewski發音:[alɛksɑ̃dʁ kɔlɔna valɛvski];1810年5月4日—1868年9月27日)是波蘭裔法國政治家與外交家[1][2]拿破崙一世和情婦瑪麗·瓦萊夫斯基英語Marie Walewska伯爵夫人的私生子[2]

快速預覽 亞歷山大·科隆納-瓦萊夫斯基, 立法機構議長 ...

瓦萊夫斯基伯爵早年曾參加波蘭十一月起義,華沙淪陷後流亡法國,後加入法軍在阿爾及利亞服役。1837年他辭去軍職從事戲劇創作,拿破崙三世掌權後作為法國大使被派往那不勒斯佛羅倫斯倫敦,1855年接替德律安·德·呂成為外交大臣,任內他以法國全權代表身份主持巴黎會議,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並通過《巴黎海洋法宣言英語Paris Declaration Respecting Maritime Law》。1860年其離開外交部後轉任數個職位,獲得諸多榮譽,1868年因腦溢血斯特拉斯堡病逝。

Remove ads

身世

1806年拿破崙在波蘭境內追擊潰敗的普軍時途經布沃涅驛站,期間遇見了21歲的瑪麗·瓦萊夫斯基英語Marie Walewska伯爵夫人[3],後者出於波蘭復國的願望與其他波蘭貴族的壓力,最終選擇成為拿破崙的情婦[4]。1810年5月4日瑪麗於華沙附近瓦勒維采英語Walewice城堡的家中誕下一子[1][5][6],她的合法丈夫隨即宣稱這是自己的孩子並以家族姓氏「瓦萊夫斯基」命名之。

之後伯爵夫人帶著小亞歷山大前往巴黎,在侯賽街(Rue du Houssaye)租房居住[5]。拿破崙對這位前情婦的存在感到尷尬,於是他授予了自己的私生子一個伯爵頭銜、那不勒斯王國的地產和170,000法郎的年金[5],隨後便不再理睬這對母子了。

早年

1814年拿破崙於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中失敗,被流放至厄爾巴島。同年9月瑪麗·瓦萊夫斯基帶著孩子前往看望拿破崙,當被父親問到長大後想要幹什麼時,小亞歷山大如皇帝期望般地回答「像拿破崙一樣參與戰爭」[7]。由於瓦萊夫斯基伯爵的出生,長大後的他身邊很快便聚集了一群狂熱的波蘭民族主義者[8],持續不斷的監視最終使其在14歲時出逃至倫敦,之後又前往巴黎[1][9]。這段時期青年的瓦萊夫斯基認識了一些帝國時期的遺老,憑藉顯赫的血統與出眾的樣貌流連於巴黎和倫敦的貴族沙龍,並像所有的花花公子一樣在賽馬賭博上不計後果地花錢[10][11]

1830年波蘭爆發十一月起義,瓦萊夫斯基伯爵利用假護照經普魯士潛回華沙參加革命軍英語Army of Congress Poland[12][10],他在格羅霍夫戰役中表現出色,被授予了一枚軍事功勳勳章[13]。之後亞歷山大又被叛軍領袖恰爾托雷斯基派往倫敦尋求英國的援助[1][2],但遭到外相巴麥尊勳爵婉拒[14][10]。華沙淪陷後,1833年8月瓦萊夫斯基伯爵在弗拉奧英語Charles, Comte de Flahaut將軍的幫助下成為法國外籍軍團上尉[15],隨後於當年年底加入法國國籍[1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