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親中媒體
立場傾向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傳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親中媒體,又稱為親華媒體、親共媒體、親中共媒體、紅色媒體,指立場傾向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傳媒。[1][2][3]
![]() |
香港
在香港,親中媒體主要分為兩種,一類是傳統左派背景或中國政府及資本直接控制、代表中共官方立場的媒體,如《大公報》、《文匯報》[4]、《香港商報》、《鳳凰衛視》,網媒《點新聞》、《橙新聞》、《港人講地》、《HKG報》、《巴士的報》、《中國評論通訊社》(簡稱中評社)、《南華早報》[5]等,傳遞近中國官方政治立場;另一類是較傾向於香港建制商界,因其本身階級利益而導致報導偏向親中,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亞洲電視》(ATV)、《晴報》、《HOY TV》、《亞洲週刊》、《星島日報》、《東方日報》、《有線新聞》等。此外也有少數自稱中間派但實際操作仍偏向親中的媒體《am730》等。
親中港媒一般也會在立場上傾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建制派政黨,在平衡報道上給予特區政府和建制派有更多的篇幅,以及支持中共及其特區政府執政,在國際和兩岸新聞立場親中。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後,在網路上開始出現更多親中KOL,其中有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發起「KOL100」計劃,如李梓敬本人YOUTUBE頻道《KOLHK 時事梓引》、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華記正能量Alex Yeung channel》、《黑超哥》等 。
Remove ads
澳門
澳門自1966年一二·三事件後,主流輿論受到親中媒體控制,澳門民主派在發展及勢力上仍不如建制派及親中社團。[來源請求]
澳門銷量最高的報紙《澳門日報》內容大多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及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愛國愛澳),在報導台灣新聞時亦會在立法委員、政府、行政院、立法院等政府部門和職位名稱前加上引號以表示「不承認其正當性」之意。澳門廣播電視亦經常在「台灣政府」前加上「所謂」一詞,亦稱呼中華民國總統為「台灣地區領導人」[6]。《澳門日報》的親中態度常被民主派團體新澳門學社等團體批評,其曾出版具有惡搞性質的「愛瞞日報」(已結業)以表達對《澳門日報》的諷刺。[來源請求]2010年澳門五一遊行中,有澳門群眾打著「澳視澳門,日瞞夜瞞」的標語抗議《澳門日報》的親中態度。[7][需要較佳來源]
台灣
法國國家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8][9]、英國金融時報[10][11]曾經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利用各種方式投資一批臺灣親中共派媒體並進行控制(如旺旺中時集團、聯合報系 、中天電視等)。
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曾發起過反對中天新聞等台灣親中媒體的「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遊行。
美國
日本
馬來西亞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旗下涵蓋近乎大部分馬來西亞中文媒體。旗下子公司包括星洲日報、南洋商報、中國報、光明日報,以及香港明報。2023年,馬來西亞世界華文媒體集團主席張聰發言稱,該集團作為「中國海外媒體」,將發揮媒體力量宣揚中國好故事[14]。
Astro AEC
Astro AEC是馬來西亞一家以華語播放的綜合頻道,於1997年9月1日開播,旗下多位主播曾參與過中國大陸電視網路節目。[15]
新加坡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聯合早報被《開放雜誌》和台灣三立新聞網認為是親中媒體。[16][17] 美國國營媒體美國之音、《華盛頓郵報》和法輪功媒體大紀元時報持相同觀點[18][19][20],但聯合早報對此進行了反駁,不認為其為親中媒體[21]。
媒體網站
香港、澳門及境外如台灣親中傳媒,即使親中,但由於其報導仍不完全為中國官方所支持的立場,其官方網站及報章依然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設定的防火長城干擾或完全封鎖。不過中國官方設立或特許的媒體,如中聯辦旗下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香港商報、點新聞、橙新聞的網站是少數未被封鎖的新聞網站。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