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民解放運動 (南斯拉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民解放运动 (南斯拉夫)
Remove ads

人民解放運動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Narodnooslobodilački pokret,縮寫為NOP)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的南斯拉夫抵抗運動

Thumb
1942年,為慶祝比哈奇解放英語Bihać operation而舉行的大規模人民集會,約瑟普·布羅茲·狄托在會上發表講話。

該抵抗運動的武裝力量是人民解放游擊隊,於1941年夏季組建,並於1942年發展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在城市中,抵抗運動由所謂「非法分子」代表。

在解放區內,人民解放運動建立政權機構——人民解放委員會,這是最早的「人民政權」機構。其職責是從後方支援武裝鬥爭。除人民解放委員會以外,抵抗運動中還建立其他反法西斯組織,例如婦女反法西斯陣線南斯拉夫統一反法西斯青年聯盟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Ujedinjeni savez antifašističke omladine Jugoslavije南斯拉夫先鋒隊聯盟

與南斯拉夫境內其他抗戰力量不同,人民解放運動在二戰期間成功廣泛團結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穆斯林人黑山人馬其頓人等主要民族,以及匈牙利人阿爾巴尼亞人義大利人斯洛伐克人德意志人等少數民族。

人民解放運動的目標之一,是建立一個新國家——「新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將以民族團結和社會統一為基礎。通過這一目標的實現,也貫徹南斯拉夫共產黨關於社會主義革命的部分綱領。這些計劃尤其在解放區的「游擊共和國」(如烏日策共和國德瓦爾共和國比哈奇共和國等)得以實踐,人民可以親身感受到人民解放委員會的效能和社會正義原則的落實。

人民解放運動在整個南斯拉夫範圍內發展壯大。其主要敵人包括外國占領者(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以及「本國叛徒」,即協助占領軍的勢力: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政權(烏斯塔沙克羅埃西亞家園衛隊)、米蘭·內迪奇塞爾維亞救國政府政權(塞爾維亞國家衛隊英語Serbian State Guard)、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領導的切特尼克科斯塔·佩恰納茨領導的切特尼克、國民陣線斯洛維尼亞白衛軍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Bela garda (Slovenija)塞庫拉·德爾列維奇英語Sekula Drljević黑山總督轄區政權、迪米特里耶·約蒂奇領導的南斯拉夫民族運動等。該運動堅決反對民族仇恨、大規模迫害和屠殺行為,因此贏得廣大民眾的支持。

1943年,人民解放運動獲得同盟國的正式承認,後者也隨即撤回對切特尼克的支持。隨後,人民解放運動與南斯拉夫流亡政府英語Yugoslav government-in-exile達成協議,於1945年3月7日共同建立「民主聯邦南斯拉夫[1][2][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