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一型(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1,HTLV-1)是一種感染後可導致惡性血液腫瘤或其他轉移癌的病毒,由輸血、針頭、性行為、母子傳染。
Remove ads
該病毒在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兒島縣、宮崎縣、長崎縣以及沖繩群眾血清陽性率較高,最高的鹿兒島縣平均約為2%,某些村落曾高達37%,與另一高感染率地區加勒比海(2%~6%)相近,遠高於巴西(0.08%~1.8%)及美國(0.02%)等[1]。目前日本約有108萬人感染,但多數無症狀所以受染者本人也不知。感染後發病率約為3%~5%。
Remove ads
概觀
HTLV-1 感染後 95% 的人一生中不會發病,潛伏期可長達 15 年至 30 年,但 5% 的人一旦發病成血癌預後極差,高達 9 成以上的死亡率,也可能引發另一種稱為熱帶痙攣性痲痺的非癌症病痛和一些輕微發炎(幼兒皮炎、關節炎、肺炎、多發性肌炎...等)。
HTLV-I 病毒是愛滋病毒 (HIV-I) 的遠親,但 HTLV-I 和愛滋病的發生沒有任何關連。感染 HTLV 後經血清檢查呈 HTLV 抗體陽性反應者,就稱為 HTLV 帶原者。帶原者具有傳染力,會經由母乳、血液或體液傳染給他人。目前各捐血中心以酵素免疫法全面篩檢 HTLV-I 和 HTLV-II 型的抗體。[2]
引發白血病係為一種複雜偶發機制,是一多階段演變過程,這也是其致癌發病率僅 5% 的關鍵,在此過程中病毒首先與CD4+細胞結合並活化受染細胞,細胞膜上表達IL-2受體,進而經病毒的反轉錄酶作用形成病毒DNA,並整合於宿主細胞染色體形成前病毒;在病毒 tax 基因作用下,CD4+ 細胞 IL-2 及其受體的基因開始異常表達,使受感染細胞大量增殖,帶有病毒的宿主細胞可因病毒 DNA 整合部位的多樣性,轉化成不同的細胞複製,並在細胞繼續增殖過程中,某一複製的細胞 DNA 發生突變而演變成白血病細胞,進而形成白血病細胞複製。
目前一旦發病後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或是化療,然而普遍治療效果不佳。在美國,1988 年起已開始對血庫的血源作 HTLV-Ⅰ和 HTLV-Ⅱ 的測定。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