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仁元王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仁元王后(1687年—1757年),本貫慶州金氏,領敦寧府事慶恩府院君金柱臣與嘉林府夫人臨川趙氏。始祖為金閼智,二十七代孫金傅在過世後,高麗景宗賜諡敬順(即新羅敬順王[1])。肅宗二十八年(1702年)被肅宗冊封為王妃[2],為肅宗第四任王妃。

快速預覽 仁元王后, 姓 ...
Remove ads

生平

肅宗十三年(1687年)九月二十九日,仁元王后誕生於順化坊私第之養正齋,即金希逸[3]之舊宅[4]。幼時,其從祖母權氏便覺得仁元王后有貴人之像,贊之「步履安詳,擧止端正,必也非常」。英祖形容其性情端莊仁慈,沉默寡言,為人正直,即使是自家的子孫親戚,即使是官小人微,犯了錯誤也要訓誡[4]

肅宗三十九年(1713年),因王妃品性柔順、賢惠淑德[5],肅宗賜尊號「惠順」[6]。景宗繼位,第2年冊封王大妃,上尊號「慈敬」[7]。後英祖繼位,冊封大王大妃,又連續上尊號「獻烈」、「光宣」、「顯翼」、「康聖」、「貞德」、「壽昌」、「永福」、「隆化」、「徵靖」,使擁有10個尊號的仁元王后在當時成了史上最多尊號的王后。全號為「惠順慈敬獻烈光宣顯翼康聖貞德壽昌永福隆化徵靖仁元王后(혜순자경헌렬광선현익강성정덕수창영복융화휘정정운정의장목인원왕후)。

仁元王后沒有任何子嗣,但是和庶子英祖感情深厚,猶勝親生母子。景宗年間,少論派極力反對將英祖封為王儲。景宗元年(1721年),當年還是王儲的英祖感到生命受到了威脅,他連夜逃到仁元王后的寢宮。在仁元王后的幫助和異母兄景宗的友愛下,英祖才得以保命[8]。後來英祖對仁元王后特別孝順,繼位後,他每日親自前去請安,風雨不改。每逢佳節,特別是仁元王后的生辰,英祖必然舉行盛典,大肆慶祝,並親自為她創作詩詞。

據《恨中錄》記載,仁元王后生性溫柔賢淑,聰慧能幹,在世時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對後輩疼愛有加。她不僅視英祖如己出,更非常關愛其子思悼世子(莊獻世子)。看著英祖對世子的冷淡態度和嚴厲的苛責,仁元王后常溫言相勸,要英祖好好愛護兒子,緩解了緊張的父子關係。

英祖三十三年(1757年)二月十五日,英祖的元妃貞聖王后病逝,仁元王后非常哀痛。因年歲已長,二月底,仁元王后病重,醫藥無效。英祖暫停部分政務,全心全意、不分晝夜地服侍嫡母,他甚至親自監督下人備藥。同年,三月二十六日巳時(早上九時至十一時),仁元王后病逝於昌德宮景福殿西永慕堂,享壽七十歲。英祖哀痛欲絕,雖然當時自己也已經六十四歲,在遺體下葬之前的五個月裡,他堅持每日親臨殯殿,為仁元王后上香守孝,可謂孝感動天。英祖也親自提筆寫下《大行大王大妃行錄》,盡表哀悼之情。

英祖三十三年(1757年)七月十二日[9],仁元王后葬於京畿道附近的明陵右岡。

Remove ads

家庭

更多資訊 關係, 姓名 ...

附註

相關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