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仁武區
臺灣高雄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仁武區,前身為「仁武鄉」,位於臺灣高雄市西南部,為澄清湖特定區的主要範圍。早年仁武區經濟以農業為主,由於緊鄰高雄市區,且聯外交通便利,使其工商業發展迅速,因此主要產業逐漸轉為製造業[1]:405。境內有仁大產業園區、仁武產業園區、南臺灣三大報之一的臺灣時報等大型設施,在地方特產上則有絲瓜、番茄等。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25年7月20日) |
Remove ads
歷史
仁武區的地名由來與屯墾相關。明鄭時期在此招募屯墾,將此地劃歸「仁武鎮」管轄,因而得名。明鄭時期到清領時期,此地均被稱為「仁武庄」,歸鳳山縣管轄。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仍設仁武庄,劃歸高雄州高雄郡管轄;1924年,高雄郡改制為高雄市,因而改歸鳳山郡管理。
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隸屬高雄縣鳳山區仁武鄉。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仁武鄉改直隸於高雄縣。1951年8月15日,仁武鄉將大社村等6村分設大社鄉(今大社區),調整行政區域後的仁武鄉下轄8個村[2]:81。2010年12月25日配合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仁武鄉改制為「仁武區」[3]。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1895~1920 | 觀音下里仁武庄 |
1920~1924 | 高雄州高雄郡仁武庄 |
1924~1945 | 高雄州鳳山郡仁武庄 |
1945~1950 | 高雄縣鳳山區仁武鄉 |
1950~2010 | 高雄縣仁武鄉 |
2010~現今 | 高雄市仁武區 |
Remove ads
地理
仁武區位於高雄市西南部,北臨大社區,西鄰三民區、左營區、楠梓區,東鄰大樹區,南接鳥松區。境內西部地勢平坦,為主要農耕地帶;東部地勢較高,多丘陵地,耕作較為困難。
仁武區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3~25℃。
根據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4年底仁武區戶數約4.2萬戶,人口約9.9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八卦里與仁福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23,601人與904人[4],其中八卦里也是臺灣人口第十一多的村里[5]。2024年底時,仁武區人口中0至14歲人口佔比11.37%,15至64歲人口佔比73.34%,65歲以上人口則佔比15.29%,在高雄市人口超過1萬人的行政區中是青壯年人口比例最高、老年人口比例最低的行政區[4]。
Remove ads
政治
- 仁武鄉鄉長
- 仁武區區長
Remove ads
仁武區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仁武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高雄市政府。區長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8]。
仁武區行政區劃 |
- 仁武、新庄:清領時期觀音(下)里之「仁武」、「田寮」、「新庄」。田寮庄(仁武區公所一帶)昭和3年已式微,而後又被仁武庄發展後之街區取代。
- 竹仔門、後庄仔地區:
- 竹後里:清領時期觀音(下)里之「竹仔門」及「豆醬間(宮)」,日治先後合為「竹仔門庄」,戰後合併「後庄仔」為一村,合稱「竹後」。
- 後安里:清領時期觀音(下)里之「後庄仔」,1986年與「安樂社區」自竹後村析出,故合稱「後安」。
- 中華里:新興之「中華社區」,1998自竹後村析出。
- 考潭、烏材林、蛇子形、漳埔厝(前埔厝)地區:
- 考潭里:清領時期觀音(下)里之「頂考潭」、「蛇仔形」(今仁心社區)。
- 仁慈里:現代新興社區,非舊部落,1988年自考潭村析出。
- 烏林里:清領時期觀音(下)里之「烏材林」、「中庄仔」(昭和3年已式微)。日治初期「中庄仔」與「蛇仔形」先合併為「蛇仔形庄」、「前埔厝」與「瓦厝仔」合併為「前埔厝」。戰後合併「烏材林」、「蛇仔形」(原中庄仔地區)、「前埔厝」(含原「瓦厝仔」地區)等莊成立,1964年自烏林村析出「前埔厝」成立「仁福村」。
- 仁福里:清領時期觀音(下)里之「漳埔厝」、「瓦厝仔」。日治「前埔厝」與「瓦厝仔」合併為「前埔厝」。戰後為烏林村一部分,1964年自烏林村析出,「仁福」取名自「漳埔(厝)」→「前埔(厝)」的諧音。
- 灣仔內、赤山地區:
- 灣內里:清領時期觀音(下)里之「灣仔內」、「南勢埔」,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灣仔內山」即里內「潭底山」。
- 仁和里:現代新興之社區,1998年自灣內村析出。
- 赤山里:清領時期屬觀音(下)里之「赤山仔」,1998年自灣內村析出。
- 八卦寮、五塊厝、後港仔、大灣地區:皆屬清領時期之半屏里地區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
- 仁武派出所
- 澄觀派出所
- 仁武交通分隊
教育
- 國立中山大學仁武校區(規劃中,2020年2月開始進行整地作業)
交通
台鐵縱貫線鐵路及台灣高速鐵路有經過仁武區一小部分的區域,但皆未設站。

宗教信仰
區域 | 廟宇名稱 | 創建年份 | 主祀神明 | 地址 | 備註 |
仁武、頂頭角、新庄仔 | 仁武福清宮[註 1] | 1689 | 清水祖師 | 仁武里文化巷76號 | |
仁武北極宮 | 1985 | 玄天上帝 | 文武里文化巷14號 | 位於頂頭角 沈姓宗親的宗祠廟[10] | |
新庄元帥府 | 1955 | 謝府元帥 | 文武里新元街100號 | ||
大灣、赤山仔、灣仔內 | 大灣武聖廟[11] | 1927 | 關聖帝君 | 大灣里仁雄路134號 | |
赤山清水宮 | 1931 | 清水祖師 | 赤山里赤東二街2之1號 | ||
灣內慈惠堂[12] | 1969 | 瑤池金母 | 赤山里赤南巷66號 | 又名「西王宮」 | |
灣內代天府[13] | 1892 | 五府千歲 | 灣內里仁心路15號 | ||
八卦寮、五塊厝、 高楠新村、後港仔 |
八卦寮上帝宮[14] | 1890 | 玄天上帝 | 八卦里信義巷1號 | |
五塊厝善德宮 | 1958 | 清水祖師 | 五和里和平巷25號 | ||
高楠霞海城隍廟 | 1972 | 城隍爺 | 高楠里高楠五街2號 | ||
仁武天公廟 | 1991 | 玉皇大帝 | 高楠里後港巷145之2號 | 位在後港仔(今後港巷) | |
後港福德祠 | 略 | 福德正神 | 高楠里後港巷 | 原為供奉石頭公的小祠 | |
蛇子形、考潭、 烏材林、前埔厝 |
仁心城隍廟[15] | 1967 | 城隍爺 | 考潭里仁心路249巷39之1號 | 位在蛇子形(今仁心路中段) 全名「無極敬心社仁心城隍廟」 以化解三世因果聞名 |
考潭天后宮 | 1931 | 天上聖母 | 考潭里成功路40號 | ||
烏材林北極殿 | 1755 | 玄天上帝 | 烏林里林森巷35之1號 | ||
前埔厝聖松宮 | 略 | 天上聖母 | 仁福里公館一巷 | 位在前埔厝 又名「仁福里聖松宮」 | |
仁武觀水宮 | 1953 | 觀世音菩薩 | 仁福里仁安三巷10號 | 位於觀音湖畔 | |
竹仔門、後庄仔、 安樂社區 |
竹仔門保安宮 | 1946 | 中壇元帥 | 竹後里竹門巷50號 | |
後庄仔后太宮 | 1951 | 中壇元帥 | 後安里後庄巷98號 |
旅遊
- 仁武光之塔
- 仁武劉氏新厝
- 後安彩繪巷
- 古文物生態園區
- 仁武夜市(中正路)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