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以諾·桑唐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諾·桑唐加
Remove ads

以諾·曼卡伊·桑唐加科薩語Enoch Mankayi Sontonga,1873年—1905年4月18日)是南非作曲家,也是科薩語歌曲《天佑非洲》(Nkosi Sikelel' iAfrika)的創作者,其縮略版本自1994年起成為《南非國歌》的前半部分。此前,《天佑非洲》亦是1925年起非洲人國民大會的代表曲,而其紹納語翻譯版本則為1980年至1994年間的辛巴威國歌。

快速預覽 以諾·曼卡伊·桑唐加, 音樂家 ...

早年生活與教育

桑唐加是科薩人,生於開普殖民地東部的城市艾滕哈赫英語Uitenhage。他在洛夫代爾傳教士學院英語Lovedale (South Africa)受訓成為教師,並在南斯菲爾德(近約翰尼斯堡)的循道宗教會學校任教並兼任合唱團長八年。[1]

音樂事業

《天佑非洲》的首節與副歌部分創作於1897年,原預計作為校歌[1]。部分資料稱桑唐加於同年寫下《天佑非洲》的旋律[2],惟其他資料則稱《天佑非洲》的旋律來自約瑟·派理英語Joseph Parry的作品《阿貝里斯特維斯英語Aberystwyth (hymn tune)》,而桑唐加僅為該音樂旋律配上新詞[3]。《天佑非洲》在首位聰加人循道宗牧師姆博韋尼(Mboweni)於1899年的按立儀式中首度公開演唱[1]

桑唐加逝於1905年4月。[2]

個人生活

桑唐加之妻為非洲美以美會英語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牧師的女兒黛安娜·姆格基比薩(Diana Mgqibisa),二人間育有一子。姆格基比薩逝於1929年。[1]

影響

《天佑非洲》由約翰·杜貝所創辦的奧蘭赫學院英語Ohlange High School的合唱團於1912年的南非土著國民大會(South African Native National Congress)會議的閉幕祈禱後演奏。此後,非洲人國民大會於1925年採用《天佑非洲》為其官方代表曲。《天佑非洲》於1923年在倫敦進行首次錄音,並於1927年由洛費達萊出版社(Lovedale Press)首度發佈。[1]

桑唐加之墓位於布拉姆方丹英語Braamfontein墳場內,因該墳場的一次破壞事件而被發現[2]。桑唐加之墓於1996年9月24日獲宣告為國定古蹟英語National Monuments Council (South Africa and Namibia),同日時任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為桑唐加之墓紀念碑揭幕,並為桑唐加追授功績服務勳章英語Order of Meritorious Service金章[1]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