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仰光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仰光大學(緬甸語:ရန်ကုန်တက္ကသိုလ်)是緬甸的一座公立綜合性大學,位於緬甸仰光市甘馬育鎮區,亦為該國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主要優勢學科是人文學科、理工學科和法律學。
1958年,曼德勒大學獨立建校之前,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都在緬甸仰光大學。1964年,大學教育法案頒布,所有專業大專院校的大學,比如醫學研究所、仰光理工學院和仰光經濟學院都成了獨立的大學,學科主要是人文科、理工科和法律。
從一開始,仰光大學在整個緬甸歷史中瀰漫著緬甸公民的不滿,所有三個全國性罷工反對英國事件(1920年、1936年和1938年)均爆發於此。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領導人昂山、吳努、吳奈溫和吳丹都是仰光大學的校友。在1962年、1974年、1988年和1996年,這裡都爆發過反抗殖民和高壓統治的運動。
Remove ads
歷史
仰光大學的前身為仰光學院(Rangoon College),在1878年成立,起初是加爾各答大學的一個附屬學院,是英國殖民地政府為培育經營、管理類人才建立的[1]。1904年更名為仰光政府學院(Government College),1920年更名為仰光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1920年,學院和賈德森學院(Judson College)合併,成為「仰光大學」,主要是模仿英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建立[1][2]。隨後英國又在緬甸各地建立高等教育機構,皆隸屬於仰光大學管理,包括1925年成立的曼德勒學院,1930年成立的教師培訓學院、仰光醫學院,及1938年成立的曼德勒農學院[3]。仰光大學在英國殖民時代是東南亞乃至亞洲的頂尖學府之一[2][4][5],亦是當時緬甸獨立運動的中心、緬甸民族主義的溫床,1920年、1936年和1938年反抗殖民當局的三次全緬罷工都是從仰光大學發起的,昂山、吳努、巴莫、吳丹、登佩敏等緬甸政局名人都在此畢業。
1962年緬甸軍事政變後,奈溫將軍宣布建設緬甸式社會主義,仰光大學直屬於高等教育局管理[2],授課語言從英語改為緬甸語。1962年7月7日,仰光大學學生發起和平抗議,反對「校規不公」,當局派士兵鎮壓,造成學生死亡,仰光大學學生會亦在次日淪為廢墟[6]。1974年11月聯合國前秘書長吳丹逝世,學生在葬禮上搶走棺材,將之置於學生會園地,為他搭建臨時墓地,並抗議政府不舉行國葬,再次引發流血鎮壓。8888民主運動亦是從仰光大學最初開始的[7]。政府採取措施遏制學生聚集,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仰光大學都是封閉的,政府將各學院分散遷移到仰光市區各處,2013年之前,只有研究生課程、某些專業課程和少數文憑課程在主校區進行[8],直到2013年12月,由翁山蘇姬政府重開本科教育[6]。
Remove ads
院系
- 心理學系
- 數學系
- 物理系
- 化學系
- 工業化學系
- 動物學系
- 植物學系
- 法律學系
- 英國語文學系
- 歷史學系
- 國際關係系
- 地質系
- 東方研究系
- 資訊技術學系
- 地理學系
校園建築
- 耶德遜浸禮會教堂(Judson Baptist Church)
著名校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