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仿古世界語
一门基于世界语的社会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仿古世界語是一種人造世界語社會方言。主要用於文學翻譯。其用途類似現代英語文學中需要引用中古英語的情況。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3月15日) |
仿古世界語的概念一開始由匈牙利詩人爾曼·卡洛採在1931年,翻譯《葬禮的佈道與禱詞》的過程中提出。(該書爲匈牙利語現存最古老的文本)
三大社會方言
《三大社會方言》的本意並不是要製造另外的世界語變體。該方案的唯一用途是輔助世界語的文學翻譯。方案創造出三個領域的社會方言:俚語、方言和古文。三個領域的社會方言分別有自己獨特的形式,但是又被標準世界語使用者所理解。一些運用例子爲:翻譯馬克吐溫作品中的大量俚語和美國南部方言;指環王中精靈語可以用仿古世界語,霍彼特語可用世界語方言。
與世界語的不同
定冠詞 la 取消。但可使用 ityu (等同標準世界語中的 tiu,英文中的 that)。
存在不定冠詞 unn。
主格和賓格與世界語相同。與格等同於世界語 al + 名詞的組合,例如 al domo(給房子)變爲 domod。屬格等同於世界語中 de + 名詞的組合,例如 de domo (房子的)變位 domes。
各格標誌如下表所示:
與德語一樣, 仿古世界語的名詞,無論在句中的位置,首字母必須大寫。例如「劍」la glavo = Glawon。
註釋:仿古世界語中亦使用一個中性第三人稱代詞 egui,主要用於代指神、天使、動物等。
Remove ads
與世界語一樣,以 -a 結尾。但是需要與被修飾詞格配合。比較級由 pli 變爲 plid,最高級由 plej 變爲 pluy。
詞尾由 -e 變爲 -œ,發音與 法語中的oe相同(國際音標爲 [ø])
動詞不定式詞尾由標準世界語中的 -i 改爲 -ir。例如,fari (做) 變爲 pharir。
仿古世界語動詞需要根據人稱變位。所以在不影響意思的前提下,主語可以不寫出。
Remove ads
- ki- 行變爲 cuy-
- ti- 行變爲 ity-
- i- 行變爲 hey-
- neni- 行變爲 nemy-
- ĉi- 變爲 chey-
- ali- 行變爲 altri-
注意:世界語關連詞列表中並無 ali- 行 (表示「其他」)。但是仿古世界語中 altri- 行則正式寫入語法規則中。
- -o 行變爲 -om
- -a 行變爲 -am
- am 行變爲 -ahem
- -e 行變爲 œ
- -om 行變爲 -ohem
- -u 行維持不變
- -el 行維持不變
- ĉi 變爲 is-;例如 ĉi-tiu (這)變爲 isiyu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