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利石
矿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利石(英語:Illite)又稱伊來石,是一組緊密關聯的非膨脹粘土礦物,屬於次生礦物析出物,是層狀矽酸鹽或層狀鋁矽酸鹽的一種實例。其結構為二氧化矽四面體(T)-氧化鋁八面體(O)-二氧化矽四面體(T)層的二合一夾層[6],這種T-O-T層序間的空間被低水合度的鉀離子占據,這也是導致不膨脹的原因。結構上,伊利石與白雲母非常相似,矽、鎂、鐵和水略多,四面體鋁和單元層間的鉀略少。化學式為(K,H
3O)(Al,Mg,Fe)
2(Si,Al)
4O
10[(OH)
2 · (H
2O)][3],但存在相當多的離子(同構)置換,並以小的單斜灰色到白色晶體的集合體出現。由於尺寸較小,通常需要進行X射線衍射或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SEM-EDS)分析才能確定。伊利石是白雲母和長石在風化和熱液環境中的蝕變產物,它可能是絹雲母(Sericite)的一種成分,常見於沉積物、土壤、泥質沉積岩以及一些低級變質岩中。沉積物中伊利石族中的富鐵成員之一海綠石則可通過x射線分析來辨別[6]。

伊利石的陽離子交換容量(CEC)小於蒙脫石,但高於高嶺石,通常約為20–30毫當量/100克。
1937年,在美國伊利諾州卡爾霍恩縣的馬科基塔頁岩中首次發現了伊利石,該名稱就源自其在伊利諾州的出產地[2]。
伊利石又稱水雲母或水白雲母。鈉伊利石(Brammallite)是一種富含鈉的類似物,而鉀鉻雲母(Avalite)則是一種含鉻的品種,已在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阿瓦拉山被發現到[7]
Remove ads
伊利石結晶度
伊利石的結晶度已被用作含粘土岩石在成岩作用和低級變質作用下變質程度的指標[8],隨著溫度的升高,伊利石被認為會轉變為白雲母[9]。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