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努克提圖特語音節文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努克提圖特語音節文字(伊努克提圖特語:ᖃᓂᐅᔮᖅᐸᐃᑦ,羅馬化:qaniujaaqpait[1]或ᑎᑎᕋᐅᓯᖅ ᓄᑖᖅ、titirausiq nutaaq)是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魁北克省努納維克和拉布拉多努納齊亞福特地區因紐特人使用的一種元音附標文字。1976年,因紐特文化研究所語言委員會將其與拉丁字母一起列為伊努克提圖特語的共同官方文字。

文字名稱ᖃᓂᐅᔮᖅᐸᐃᑦ源自詞根qaniq (嘴)。而另一種基於拉丁語的文字系統名為ᖃᓕᐅᔮᖅᐸᐃᑦ/qaliujaaqpait,源自qaliit 一詞,意為岩石中的紋理。
該文字的另一名稱ᑎᑎᕋᐅᓯᖅ ᓄᑖᖅ意為「新的文字」,以區別於1976年改革前使用的「舊式文字」(ᑎᑎᕋᐅᓰᑦ ᓄᑕᐅᓐᖏᑦᑐᑦ/titirausiit nutaunngittut)。[2]
Remove ads
歷史
19世紀中葉,格陵蘭島和拉布拉多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傳教士首次嘗試使用拉丁文字書寫伊努克提圖特語。第一本使用克里語音節文字印刷的因紐特語書籍是一本名為《小鯨河方言福音書精選》 ( ᒋᓴᓯᑊ ᐅᑲᐤᓯᐣᑭᐟ,直譯為「耶穌的話」)的僅有8頁的小冊子[3],該書由約翰·霍登於1855至1856年在駝鹿工廠為埃德溫·亞瑟·沃特金斯印刷,供給喬治堡的因紐特人使用。 1865年11月,約翰·霍登、埃德溫·亞瑟·沃特金斯和亨利·維恩三人在倫敦將克里語音節文字改編為適於書寫伊努克提圖特語的新型文字。 [4] 19世紀70年代,聖公會傳教士埃德蒙·派克開始按照該標準印刷書籍。而其他傳教士及受僱於加拿大和美國政府的語言學家則選擇使用拉丁字母拼寫馬更些河三角洲、西北極群島和阿拉斯加地區的伊努克提圖特語方言。
伊努克提圖特語音節文字是加拿大原住民音節的一種變體,可以使用Unicode標準進行數字編碼。伊努克提圖特音節文字的Unicode區段名為統一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
伊努克提圖特語音節文字的輔音可以是g、j、k、l、m、n、p、q、r、s、t、v、ng、ł 或無輔音,元音可以是 a、i、u、ai (目前僅在努納維克地區使用),或無元音。
Remove ads
字母表
修改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