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馬德丁·贊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馬德丁·贊吉(1085年—1146年,土耳其語:İmadeddin Zengi、阿拉伯語:عماد الدین زنكي)是贊吉王朝的創立者,他曾為摩蘇爾、阿勒坡、哈馬和埃德薩的總督。
生平
贊吉是安奎沙克·哈吉卜的兒子,安奎沙克本來是馬利克沙一世手下的阿勒坡總督,也是敘利亞大部分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在贊吉十歲的時候,安奎沙克由於叛國罪被突突什一世斬首,時為摩蘇爾總督的卡布卡接納了贊吉並撫養他成人。1127年,贊吉成功被大塞爾柱帝國的馬哈茂德二世封為摩蘇爾總督,他在1128年兼任阿勒坡總督後藉此脫離了塞爾柱王朝並建立了贊吉王朝。
1130年,贊吉為了擴展他的勢力範圍,他決定向布里迪王朝下手。贊吉假借抵抗十字軍為托,與布里迪王朝統治者布里建立了盟約,卻在不久後利用了這個盟約,不但占據了哈馬城,還綁架了布里的兒子。布里為了贖回他的兒子及所有來自大馬士革的囚犯,不得不支付五萬第納爾。次年贊吉向布里提議,只要交出希拉的埃米爾薩達克,他就可以還回五萬第納爾。然而最後布里迪王朝拒絕了他的請求,使得贊吉不得不另想他法。他在法蒂瑪王朝的使者帶著薩達克自大馬士革返回時,出兵搶劫使節團,使得使者只能空手回到巴格達。
1134年,儘管贊吉開始插手阿爾圖格王朝的事務,他依舊以攻取大馬士革為最終目標。贊吉在1135年收到了布里迪王朝統治者伊斯瑪耳的求援信,伊斯瑪耳對他的臣民十分殘暴,經過數年的積累後伊斯瑪耳害怕民眾所積累的怨氣會化為行動,因此以獻出大馬士革為代價請求贊吉進軍恢復大馬士革的和平。然而贊吉最後沒接納到大馬士革–伊斯瑪耳的母親聯合王室成員共同謀殺了伊斯瑪耳,預防了大馬士革落入贊吉之手。贊吉並不甘心,他沒有因為伊斯瑪耳的逝世就停手,他聚集了他的軍隊按計劃到達了大馬士革並試圖強行攻占大馬士革城。結果贊吉所部傷亡嚴重,贊吉王朝不得不和布里迪王朝締結和平條約,並收取布里迪王朝新任統治者沙哈布丁的弟弟巴哈拉姆為人質。
這時候贊吉被命去平復伊拉克的政權,贊吉並不理睬傳達命令的信使,但他也根據和平條約停止了攻城,並在回到阿勒坡的路上攻破了荷姆斯,殺死了激怒他的總督。隨後沙哈布丁派出烏訥爾作為荷姆斯的新任總督。
1137年,贊吉沒有放棄荷姆斯,再次進犯,被烏訥爾打退。此時大馬士革決定和十字軍結盟,獲得了來自耶路撒冷的援助。贊吉的軍隊在巴林快速擊潰了耶路撒冷來的軍隊,富爾克五世不得不投降以換取自己有機會逃回王國。贊吉隨後就遇到了拜占庭帝國方面聯軍,經過他的努力防禦,約翰二世不得不率軍離開阿勒坡,轉而攻擊曼契德希特。曼契德希特對贊吉王朝而言並不是很重要,不過在西扎之戰持續了一個月後,贊吉組建了他的援軍前往西扎。儘管贊吉的援軍使得約翰二世的軍隊被拖在城外,曼契德酋長已經投降了拜占庭帝國,贊吉無功而返。
1138年5月,贊吉王朝和布里迪王朝簽訂了新的和平條約,贊吉也根據條約迎娶了伊斯瑪耳的母親-祖穆拉德,而布里迪王朝也藉此拿到了此次婚禮的嫁妝-荷姆斯。1139年,隨著沙哈布丁被刺身亡,贊吉再次出兵進犯布里迪王朝。烏訥爾聯合了耶路撒冷向贊吉發起了反擊,卻無法阻止贊吉圍住了大馬士革的前線堡壘巴勒貝克。巴勒貝克同意以給予他們和平的商道為代價投降贊吉。在取得巴勒貝克統治權後,贊吉並沒有遵守他的諾言,他把此城賜給了他的一位將領阿尤布,也就是薩拉丁的父親。[1]隨後贊吉便放棄繼續進攻大馬士革,賈馬魯丁恰巧因病身亡,由穆吉爾丁繼承君權,烏訥爾依舊攝政。
由於賈馬魯丁的逝世,烏訥爾和耶路撒冷為對抗贊吉而建立了新的約定。布里迪王朝和十字軍的聯軍在此約定下攻向巴尼亞斯,贊吉為威脅聯軍而又向大馬士革進軍,很快再次撤兵。這樣一來三方都沒有發生過大型的衝突戰爭,直到到1144年,贊吉的新一輪擴張。
1144年12月24日,贊吉率軍收復了當時最為弱小、拉丁化最輕的埃德薩城,這直接引發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被後來穆斯林的史書記載為對抗十字軍的聖戰的起源。
Remove ads
1145年,贊吉再次率軍試圖攻克大馬士革,然而在1146年,他的奴隸亞蘭克什對他實施了刺殺行動,贊吉當場死亡。[2]在贊吉去世的時候,贊吉王朝擁有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是當地最為強盛的王朝。贊吉的去世也導致了這個王朝的短暫分裂,他的兩個兒子,薩法丁和努爾丁,分別繼承了摩蘇爾城和阿勒坡城。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