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世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世楨(1895年—1972年10月17日),干臣思毅,安徽省望江縣吉水人,1947年當選望江縣第1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

生平

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之後赴上海東吳大學攻讀法律系。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何世楨是組織上海學生響應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擔任上海學聯評議長,全國學聯副會長。得以結識和追隨孫中山。1919年由孫中山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1921年赴美國留學,1922年何世楨和胞弟何世枚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生院法學系博士畢業。回東吳大學執教法律,在上海大學英文系主任。1925年底,辭去上海大學學長職務,在其祖父何汝持資助下,與其弟何世枚創辦私立持志大學

1939年9月12日,重慶國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通緝九名漢奸名單:褚民誼陳群繆斌梅思平、何世楨、高宗武丁默邨林柏生李聖五

1939年9月13日,持志大學被汪精衛政府特工總部搗毀。何宣布持志大學及附中停辦。[1]

但根據現代學者楊天石考證,何世楨其實是奉重慶政府的命令打入日偽政權,一方面從內部反汪精衛,另一方面則利用日本政府內部的反汪派,且成了提供日偽情報最多的地下工作人員。[2]而且,何甚至還秘密成為國際問題研究所駐上海的負責人,並暗中幫新四軍弄到汪偽中央儲備銀行一個透支戶組織公司,日後成為何身後獲得平反的重要原因。

抗戰勝利後,何搖身一變,在上海參與接受日偽財產,不久被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但1949年選擇留在大陸,沒去台灣。

1968年6月受潘漢年事件牽連,被上海市公檢法軍事管制委員會逮捕隔離審查。1972年病重於獄中,10月13日保釋回家,17日逝世。1979年,上海市公安局作出《關於何世楨問題的複查決定》,認定他「歷史上與我黨組織有過關係,曾做過有益人民的事,是有貢獻的」;並肯定對他的隔離審查是錯誤的,因而予以徹底平反,恢復名譽,並按黨的政策規定做了善後工作。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